今年3月,韩国半导体出口117亿美元,创下21个月来最高纪录。如今,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上,韩国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那么韩国半导体产业是如何崛起的?
韩国半导体产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65年,最初作为美国和日本半导体厂商的投资地,主要进行简单的组装工作。1975年,韩国政府公布了扶持半导体产业的六年计划,强调实现电子配件及半导体生产的本土化,韩国开始从美国和日本引进技术,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半导体工业体系。
1970年代后期,韩国半导体业务的重点转向DRAM的研发和生产。1980年代后期,凭借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DRAM生产国和出口国。1986年,韩国电子通信研究所牵头,联合三星、LG、现代和韩国六所大学,联合攻克4M DRAM的技术难关。1992年,三星成功研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4Mb DRAM。
21世纪以来,韩国半导体产业继续保持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存储芯片领域。在追求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的同时,韩国半导体企业也开始对非存储芯片领域的探索和拓展,包括逻辑芯片、模拟芯片、射频芯片等。
从“无芯可用”到世界“第一梯队”——韩国半导体的崛起之路。点击视频,一看究竟!
今天,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宣布,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并且还将发布一款名为RTX Pro的新显卡。2023年10月,美国更新出口管制规则,将英伟达的先进GPU产品挡在中国市场门外。由此,英伟达就一直处于中美博弈的风暴眼中。而近期黄仁勋年内三度访华、H20芯片被“解禁”,一连串信号在中美贸易磋商的大背景下又显得耐人寻味。那么中美贸易磋商背景下,英伟达芯片“解禁”的背后又释放哪些信号?今晚《夜话》邀您共同关注。
今天,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宣布,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并且还将发布一款名为RTX Pro的新显卡。2023年10月,美国更新出口管制规则,将英伟达的先进GPU产品挡在中国市场门外。由此,英伟达就一直处于中美博弈的风暴眼中。而近期黄仁勋年内三度访华、H20芯片被“解禁”,一连串信号在中美贸易磋商的大背景下又显得耐人寻味。H20芯片是什么?中国市场为什么受到英伟达如此重视?今晚《夜话》邀您共同关注。
美国对华打击“卷土重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过去不到一个月,特朗普政府又盯上了芯片设计软件EDA,妄图借此打压“中国芯”。有消息称,美国政府或已实质性切断了部分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售半导体设计软件的渠道。 若特朗普政府真的禁止对华出售EDA,对中国半导体行业会有什么影响?《财经夜行线》邀您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