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贾叶林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业分会副秘书长
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铜锡事业部经理
投资要点:
铜价走高已脱离基本面,主要由供给侧干扰因素和资金配合推动。
供应短缺主要体现在矿端,精炼铜供应商实际上并不存在短缺情况。
在中国带动下,预计2025年以前全球新能源领域用铜年均增速仍能保持在28%左右。
中国的新能源用铜主要集中在风电、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AI算力虽为市场亮点,但年铜需求增量有限。
部分中国企业在非洲、欧洲、南美有不同量级的资源控制,尤其是紫金矿业去年矿产量过百万吨,已跻身全球矿业公司第一梯队。
此轮铜价上涨是否已经脱离基本面?
张言:4月12号LME三个月期铜价格大涨,达到了每吨9590美元,创下了2022年6月以来的新高。花旗预测2026年的12月价格会到达每吨12000美元,而且未来2-3年,铜价可能是一个爆炸性的上涨,此轮铜价上涨背后有哪些原因?
贾叶林:目前铜价的上涨可以认为已经完全脱离了基本面,主要是市场依托于供给侧出现的一些干扰因素,并在资金方的配合下快速推高了价格。
铜供给侧真的存在缺口吗?
张言:有期货研究员认为铜的强势运行底气在于供应短缺,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贾叶林:供应短缺主要体现在矿端,精炼铜供应商实际上并不存在短缺情况。今年电解铜还将呈现过剩状态,且这个趋势可能会持续。2024年中国铜冶炼产能预计达到1465万吨,较去年增加40万吨,全球产能也在扩张。
张言:美国和英国宣布对俄罗斯铜及其他金属进行交易限制,这对铜矿资源供应有何影响?
贾叶林:这一事件对全球铜供应格局和价格的影响不大。俄罗斯铜精矿和阴极铜冶炼产能分别达到100万吨和114万吨,均掌握在国有企业手中,且铜精矿呈现净出口状态,进口主要来自哈萨克斯坦。而冶炼产能中,只有约三分之一用于国内消费,其余则出口。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和交通运输状况良好,但铜的出口过程中可能会因市场供需时间错配而导致阶段性矛盾,对价格产生短暂影响。
新能源用铜呈两位数高增,会否成为铜消费新主力?
张言:中国不同产业对铜的消费比例是怎样的?
贾叶林:目前,电力行业占中国铜消费的50%以上,行业主要受新能源,尤其是光伏和风电的推动。其次是空调制冷和交通运输,分别占14.5%和10.8%。建筑和电子信息行业占比则在10%以下。
张言:今明两年全球新能源消耗铜的增速如何?新能源用铜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
贾叶林: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在中国的带动下,预计2025年以前新能源领域用铜年均增速仍能保持在28%左右。
中国的新能源用铜主要集中在风电、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2023年光伏耗铜86万吨,风电48万吨。今明两年电源侧用铜约140万吨,电网侧约750万吨,总计新能源电力对铜的消费规模约900万吨。新能源汽车在2025年能够达到1500万辆的话,预计耗铜量将突破100万吨。
铜价高企几人欢喜几人忧?
张言:铜价高企将给产业链带来哪些影响?
贾叶林:铜价快速上涨加剧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不平衡分配,增加了企业成本,抑制了消费,影响了产业链的协同能力。价值链利润主要集中在矿端,上游铜矿资源开发将受益于价格上涨。
张言:有券商预测,未来中国铜企中,紫金矿业、洛阳钼业、五矿资源等将贡献较大增量,您如何看?
贾叶林:这些企业的确表现突出,尤其在非洲、欧洲、南美有不同量级的资源控制。尤其是紫金矿业去年矿产量过百万吨,已跻身全球矿业公司第一梯队。此外,还有一部分中国企业在南美洲和非洲也拥有不同量级的铜资源控制,这为中国铜资源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持。
主持人:张言
编辑:张言 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