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长朱旭峰为第一财经《新质大家谈》节目解析了前沿科技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他认为,新质生产力非常重要的一个前置条件就是科技发展。科学技术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能源技术,能更深入地理解及开发、使用能源的技术。第二类是信息技术,是降低信息知识的传播成本的技术。
第三类则是所有其他技术,它主要是通过能源来提高效率的技术,比如起重机、汽车等,利用能源来提高人类各种能力的极限。本质上它并不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而是通过技术来竞争财富和资源,所以可能会造成资源和财富的竞争以及重新分配。
朱旭峰举了人工智能为例。他认为它既是信息技术,同时也是通过消耗能源来提高效率的技术。它的效率主要是人的脑力。人工智能作为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迅速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掌握这一工具或技术,普通人就会成为时代的损失者。
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型科技,可以解决当下急迫的问题,比如之前疫情的应对和防控等;也可以来解决未来人类长远的问题,比如气候变化、粮食短缺等问题。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使得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这也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从宏观层面上看,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近二十年,全世界经济发展总体是缓慢的。各种地缘冲突频发,本质上是这二十多年全球的技术进步没有大突破,使得技术红利已变成了零和状态。
朱旭峰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能够使得全人类都能获得财富及文明提升的,其实是能源革命。希望看到下一个能源革命的到来。希望中国率先能够掌握时代变革的机遇,成为世界文明的一个代表。
下附演讲全文: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来参加这个节目,我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朱旭峰,以及我们清华大学在2019年成立了清华大学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这次也是受第一财经的邀请,来专门来谈一下前沿科技以及新质生产力这个问题。
在2024年两会期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是新质生产力。这个词其实并不是今年才提出来的,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已经提出新质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1月份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也专门有大段的篇幅来强调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在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上,也专门有一段非常重要的篇幅来讨论如何去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天我主要讲的是新质生产力,它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前置条件,就是科技发展。我今天要讲的是前沿科技发展,当然了,前沿的科技它有一个时代的条件,就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技术,它可能就是代表了不同时代的前沿技术。我们今天主要来谈谈什么样的技术,以及在我们的分析框架里面对人类文明、人类发展以及人类的生产力这个角度上面来讲,有哪些类型的技术的发展。
在我们的理解里面,技术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个就是能源技术,人类能够更深地理解以及开发和使用能源的技术。第二类技术是信息技术,其实是降低信息和知识传播成本的技术。第三类其实就是所有其他技术,它主要是通过能源的提高效率的技术,比如说我们有一辆车,我们有个起重机,甚至于我们还有飞机。它们其实都是利用了能源,来提高我们人类体力能够达到的极限所不能达到能力的技术。
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历史:我们先来看一下能源技术的发展。要知道,地球它其实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如果没有太阳能源的输入,它其实只是一个内循环。
所以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植物,包括动物,也包括我们人类,也包括人们在现代社会,所有的活动,都是在竞争太阳能。无论是食肉动物,食草动物,还是我们人类现在努力在工作,本质上其实都是在竞争能源资源。
人类最早最早的技术革命其实就是钻木取火。在几万年前,人类突然发现可以通过钻木的方法来获得火。这是什么技术呢?这在当年,就是前沿技术了。这是人类第一次学会了能够可控地使用生物质能。然后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慢慢的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什么呢?蒸汽机,蒸汽机它本质是什么?是人类第一次可控地把地底下的煤,煤是什么呢?人类能够把化石能源转变为动能的技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有很多发展,比如说牛顿的三大力学定律,还有热力学定律,也促进了蒸汽机的发明。再之后就是在科学上面对电的本质的理解,以及Maxwell电磁理论的发现,也促进了发电机这样的一个能源技术的发展。
然后就是内燃机,我们可以通过石油,这也是一种化石能源,来促进能源的使用。
到了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以及之后科学家提出的很多核能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对核能的理解,最后就发展到现在有核电站。我们当然希望未来人类能够通过掌握核能,来向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
当然,最近这20年,我们人类对光伏,光伏其实是什么?是光电效应的一个产业化的实现。我们现在有大量的光伏产业。要知道在整个光伏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在30年前,1990年刚刚出现光伏板,当时每生产一度电的成本是100美元,可以想象一下,那是非常贵的。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完全不经济的,无法商业化运作的,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随着产业化以及成本的降低。现在我们中国光伏板生产的电,已经达到了一度电,成本只有1美分,大大降低了成本,使得我们光伏产业,提供(给)我们源源不断的能源,最后能够使得大规模的商业化,造福人类。这个也是能源技术。
能源的技术,同时也是推动了人类的进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为什么呢?我刚才说了,因为地球的所有的活动都是来自于太阳能的输入,我们人类能够更加充分地掌握这种能源的技术,能够使得我们人类文明上一个大的台阶。
我们再来看第二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本质上就是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当然,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它有什么好处呢?因为原来如果信息传播的成本很高的话,那么这些知识、信息,就可能只能被少数富人、少数贵族以及精英阶层所掌握。而当信息技术的成本降低到普通老百姓都能承受的水平的时候,那知识的传播就成为一个比较廉价的过程。那这样的话,老百姓就能够更容易获得知识和信息。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过程,比如说欧洲,15世纪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术,当然这个印刷术据传也是从中国的印刷术这边带过来的,但是印刷术在欧洲的发明,对整个欧洲它的信息传播,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早期没有印刷术的时候,《圣经》的传播,因为《圣经》这本书要印刷是非常贵的,所以只有在少数的人群里,比如说一个教区,教堂里面只有一本《圣经》,《圣经》的解释权就完全依靠牧师神父。那这样的话,神权或者说牧师神权在社会的地位就非常高。但是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家家户户都能够拥有一本《圣经》,导致每个人都能读《圣经》,能够解释《圣经》。
最后形成了,就是在欧洲这个时代发现了大量的一些变化,比如说第一,欧洲的宗教改革,人们发现原来你读的《圣经》跟我读的《圣经》理解不一样,那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一些宗教的流派,对《圣经》的理解不一样,最后就(有)新教的出现。同时,由于知识的传播导致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所以古登堡印刷术的出现,对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的改革有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到了18世纪,科学家对电和磁的发明发现,最后就是19世纪电报的发明,使得远距离的信息传输变得非常的迅速。
好,自从人类理解了电,理解了电磁这样的一个科学现象以后,人类就发明了电报、收音机,到了20世纪还发明了电视、电脑等等。这些本质上都是信息技术。这些信息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一个结果呢?自从这个信息技术的发明,特别是收音机、电视机的发明,普通老百姓家家户户都能看到新闻,都能看到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在日常的生活,他们发现,在一些场合下国家的领导人、女王,其实似乎也是普通人。在这种过程中,普通人对国家领导人的盲目崇拜,就开始降低,这其实也是对社会的权力结构的一个影响。
最后,最近这几十年,我们信息革命以后,有电脑的发明,然后互联网、社交媒体、手机、移动互联网到现在的人工智能,其实本质上都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你看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出现,社交媒体出现,我们有大量的新社会现象。在民主国家的选举,社交媒体,网民对政治的影响就越来越大。这其实本质上也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普通老百姓获得信息,获得政治影响的机会的提高,最后使得普通老百姓的社会权力的提高。
我们再来看第三类技术,这类技术本质上就是使用能源来提高效率的技术。这里面核心的问题就是首先它是使用已知的能源技术,同时它能够提高效率,而这种效率它本质上是能够竞争资源和财富。所谓的竞争,包括战争,包括社会阶层,通过工作来提高社会收入,以及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到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
我们举个例子,钻木取火,在早期,旧石器时代,钻木取火其实是属于高科技。到了2万年前,我们人类发现由于火可以达到了800摄氏度,就可以通过燃烧制造陶器,最后就是新石器时代的出现。又过了几千年,到了4000年以前,人类能够达到了1200度的这样一个温度的能源技术。因为铜的熔点是低于1200度,所以在这个时代,4000年以前就进入了青铜时代,人类已经开始可以熔化和冶炼青铜。
到了3000年前,因为铁的熔点是1500度,所以当人类的能源技术能够达到了1500度以上,终于可以冶炼铁了,而铁又是一个大量存在的金属,所以我们人类就进入了铁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战争都开始用到了兵器,都是铁,因为青铜其实还是比较软的。
我举个例子,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打仗,勾践卧薪尝胆,这当然是美好的故事。但是别忘了,真正意义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很重要的是冶炼技术的进步,使得有些国家能够在战争上面取得优势。比如说春秋战国时的十大名剑,有七大名剑都是吴越地区制造出来的,就说明他们在当时冶炼铁器,(冶炼)金属铁器的这个过程中,掌握了超前的技术优势,使得他们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中,战胜了这个敌对方。
那么咱们再看看近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我们火车和轮船就成为了可能,远洋的航行以及长距离的运输成为了可能.以后,我们人类就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当大型的远洋的蒸汽机、蒸汽汽船的发明,我们人类就进入了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我们也可以说人类文明进入了殖民时代。
所以英国通过蒸汽机的发明,造出了大的舰船,对全世界开始了殖民。
到了20世纪末的时候,到了19世纪末,内燃机的发明,整个20世纪其实主要就是内燃机这样的技术的使用,汽车、坦克、飞机,基本上都是通过燃烧石油能源来获得动力,然后推动了所谓的工业革命2.0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技术的掌握,掌握不同技术的国家,它其实在战争中就获得了不同的优势。
我们现在再问,我们人类是否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这是我们最近这一年多大家非常热点讨论的话题。
我来总结一下,这三类技术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以及这类技术对社会到底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能源技术,能源技术是更深刻的理解和开发使用能源的技术。它总的来说,使人类文明能够跃迁,能够带来更多的社会变革。比如说蒸汽机的发明,使得人类社会从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社会的变化其实是由于能源革命所带来的。
那么信息革命就是降低了信息和知识传播成本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普通老百姓可以更加便宜地掌握知识和信息,实现了知识的传播,所以也就形成了技术的平权。我们可以说,这样的技术一般能够推动社会权力的平等。
所有其他技术在我看来,如果不是能源技术的话,因为能源技术它是一个大家都能获得新的输入的技术,其他技术其实是使用了现有的能源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机械和工艺的制造来生产的工具,从而提高效率的技术。在这个技术上,其本质上它并不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它其实是通过这种技术来竞争财富和资源,所以可能会造成资源和财富的竞争以及重新分配。这样的话,谁掌握了这样的技术,就有可能获得竞争这些财富和资源上的优势。最后的结果其实是导致整个资源的重新分配,也可能出现有些国家,有些人群,有些阶层,在掌握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它可以实现技术的优势,同时也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财富和资源。
好,我们来看一下人工智能它到底是什么技术呢?可以这么说,人工智能它既是信息技术,同时也是通过消耗能源来提高效率的技术,对不对?它这个效率主要是人的算力,人的脑力。一方面,AI,人工智能它是信息技术,它可以帮助很多原来没有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能够迅速掌握,让他们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的出现会让更多的普通人受益。人工智能也可以让他们拥有更多的知识,同时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技能。
比如说举个例子,现在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使用者来编程。编程这个技术其实是需要学习很多年。但现在有了ChatGPT,它可以帮助人们编程的话,我只要提一些要求,说你要编一个这样功能的程序,立刻它就能编出来。这样的话,其实降低了大家对知识学习的成本,从而使得这些人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权力,这其实是一种社会平权的过程。
但下一步,由于人工智能同时也是使用能源来提高效率的技术,因为人工智能毕竟能源其实是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瓶颈。
这样的话,人工智能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既然是提高了效率,那些率先掌握了这种技术的人,就有可能拥有更多的竞争力。同时也就让那些无法接触到这些技术的人,失去优势。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我们大量的人就担心人工智能时代会有很多人失业,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有一些AI技术的企业,它的市值大幅度提高,这本质上其实就是有些资源和财富集中到少数掌握了人工智能技术和资产的这些企业家手里,而有大量的普通人可能由于没有掌握这些技术,成为这个时代的失败者。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说,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就是所谓的数字不平等,或者再宽泛一点来说,就是技术鸿沟。那我们已经看到了,通过我们刚才的分析的框架,以及对一个具体人工智能技术的分析,我们就知道,如果一个技术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大的财富,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和更高形式文明的话,那我们希望它是一个能源技术。
针对这个场景下,我们怎么办呢?如果一个国家,我们中国最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提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目标呢?其实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技术,它可能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有些影响是好,有些影响是不好。我们希望通过相关的政策,相关的技术发展,来解决五大方面的问题,或者说五大任务:
第一个,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发展新型的科技,来解决当下急迫的问题。什么叫急迫的问题?比如说前两年新冠疫情,我们需要有疫苗,我们需要有各种各样的紧急措施,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的研发。生产疫苗,研发疫苗,研发各种人工智能的产品,来进行迅速的流行病学的调查,以及疫情的防控等等。这些其实是通过技术的发展来解决紧急的急迫的问题。
第二,人类还面临长期的问题,所以通过技术的发展,也可以来解决未来人类长远的问题,比如说人类的气候变化、粮食的短缺,以及人类的共同进步等等问题。
第三,同时国家间,地缘政治也有竞争,如果是一个国家,它当然是希望在国家的竞争中能够获得竞争的优势,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可以使得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这也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第四个任务是通过科技政策,来实现科技发展成果的分享。这就是我们需要通过科技政策来防止有些技术只被少数的人群所获得,他们的社会地位,他们的社会优势,就和其他人群的优势不断扩大,这样的话,我们就希望通过相关的政策,来减少这些技术鸿沟的出现,让所有的人能够享受到技术发展的成果和好处。
第五个,其实本身这个技术发展如何能够可持续,我们大家也希望,各自国家,它自己的优势产业,优势的技术,能够不断的进行发展,我们也需要通过国家的政策,来推动一些技术发展的可持续性。
下面我们来看国家提出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这也是在座的各位观众以及企业家们所可以了解的。
第一,要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化升级,这里面包括要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这里的韧性是指对外部的冲击能够有比较好的适应能力。
然后是推动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转型,第三是促进中小企业的专精特新的发展,这里面非常重要,其实我们有很多企业在产业链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它们这些企业规模不大,但是在产业链中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这些企业能够在我们中国,多一些这种企业在我们中国的话,那我们中国在整个世界的产业链中的地位就比较稳固。
第二个是积极培育新兴的产业和未来的产业。这里面我们举一些未来的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例子,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这些产业优势;第二个,要加快前沿新兴的氢能、新材料以及创新药产业的发展;第三,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等等新的赛道。
第三个是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这里面也就包括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来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实施制造业和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行动,以及加快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最后要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的算力体系。
这个是我们新质生产力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可以根据这些国家的方针,来选择自己的产业,以及自己的赛道。
最后,我们也是希望所有人,包括每个个人,每个产业,每个阶层,以及每个国家,我们希望能够抓住时代变革的机遇。对于企业家来说,我们要抓住变革的机会,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对于全社会来说,自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包括最近这二十年,经济发展都是挺缓慢的,全世界都是这样。各种地缘冲突,其实本质上也是我们现在最近这二十年,技术进步没有太多的突破,使得技术的红利已经变成了零和状态,所以国家间互相的争斗就开始越来越激烈。全世界过几年就会有金融危机、地缘冲突等等。我们怎么办呢?当这些技术的红利已经耗尽的时候,我们特别期待下一次真正的技术革命。根据我刚才的分析框架,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能够使得全人类都能获得财富以及文明提升的,其实是能源革命,我们希望看到下一个能源革命的到来。
对于国家来说,我们要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能够通过国家的力量来推动一些重大的技术的进步,发展好政策战略的导向作用,为企业真正能够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对于全人类来说,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其实都是能够造福全人类的,你不能说有一些革命只为某些人带来好处,而让很多大部分人失去了财富和失去了他生存的优势。
所以我们希望这些技术不是放大国家之间或者人群之间的财富分化。我们各个国家要投入力量去投资开发那些新的技术,让人类迎接新一个阶段的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我们希望通过技术的变革,通过新质生产力,我们中国率先能够掌握时代变革的机遇,成为世界文明的一个代表。
好,以上是我的汇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