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顾捷表示,做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竞争压力不完全来自国外,虽然很多原创性大模型提出是在国外,但卷到工程化的时候,需要三千、五千工程师一拥而上迭代更完善时,中国优势就会凸显。他认为,中国是城市和城市间的竞争,是北上广之间的竞争,而且一个科技产品如果在中国可以活下来,基本在美国、整个欧洲竞争力都会比较强,压力相对国内会低很多。
德勤中国科技行业咨询业务主管合伙人黄伟强在《中国经营者》节目中表示,大模型企业需找准自身定位规避红海竞争,同时呼吁加强产业规划引导,通过差异化布局避免重复投资,为行业健康发展划清 "行车道"。
继DeepSeek后,人工智能产品Manus的一夜爆火,使得AI智能体这一概念进入大众视野。在技术演变和场景应用层面,当前AI智能体正在快速进阶。第一财经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有面向电商零售领域的行业智能体,已经可以在一分钟内自主完成店铺搭建任务。而在更广泛的工业场景中,多模态智能体也已经从“认知智能”向“行动智能”演变。随着技术整合深化、开源生态成熟和场景需求爆发,AI智能体能否真正实现“赋能千行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