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一年多的“百模大战”后,5月初AI大模型几乎毫无预兆地掀起了“降价潮”,动辄下调90%以上,甚至直接宣布免费。这里面不乏科技巨头,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百度全部跟进。对于现阶段大模型的价格战,业内人士认为, 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抢占市场份额,并且获得更多用户数据提升功能。不过,长期来看,拼技术、拼落地、拼解决行业痛点才是大模型的商业化之路。
在全球技术演进的转折点上,人工智能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而在推动新一轮人工智能产业的变革中,上海并不满足于单点技术上的突破,而是选择打造独具活力的AI生态,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模塑空间多家AI创企,来看看“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的模速空间,究竟蕴含什么样的“模”力。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德勤中国科技行业咨询业务主管合伙人黄伟强在《中国经营者》节目中表示,大模型企业需找准自身定位规避红海竞争,同时呼吁加强产业规划引导,通过差异化布局避免重复投资,为行业健康发展划清 "行车道"。
浦东将聚焦人形机器人、大模型、生物制造等赛道,打造特色园区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