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6月26日周三,英伟达举行股东大会,整个大会仅持续了约30分钟。股东投票批准了包括CEO黄仁勋在内、12位高管的薪酬方案。
黄仁勋将得到价值约3400万美元的2024财年薪酬,较2023财年增长了60%。英伟达高管的薪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与业绩挂钩,该股的迅速上涨提高了他的薪酬。
英伟达股东大会上并未发布新产品,但关于如何应对竞争,公司如何多元化等话题,黄仁勋回答了投资者提问。
黄仁勋称,Blackwell架构平台很可能是英伟达历史上甚至是整个计算机历史上最成功的产品。黄仁勋还强调了该公司在人工智能热潮中增长的机会,包括机器人和主权人工智能。
黄仁勋表示,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将使价值50万亿美元的重工业实现自动化,要不了多久机器人工厂就将协调机器人制造产品,而英伟达将从中受益,“我们已经开发了一个革命性的虚拟世界仿真平台Omniverse,供开发人员创建机器人系统。”
英伟达股东大会仅30分钟 黄仁勋年薪3400万美元获批 涨薪60% 开辟AI新赛道:工业机器人。点击视频,一看究竟!
黄仁勋年内三度访华、H20芯片“解禁”重启对华出口,一连串动作释放出强烈信号,中国市场依然对英伟达充满吸引力。从商业层面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AI市场之一。美国出口管制让英伟达损失惨重,黄仁勋此行重申承诺、推出新品,显然是为稳住基本盘、抢回市场份额。从技术角度看,黄仁勋多次直言——全球一半AI研究者在中国,中国的产业生态和人才实力不容小觑。中国不是靠“卡脖子”就能遏制的,反而可能因封锁加速自主研发。与其脱钩,不如合作共赢、携手创新。而在地缘政治层面,这更像是一次软性“抗议”。黄仁勋多次公开批评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搞错了方向”,强调中国军方不会使用美国技术,也没必要使用——中国有自己的硬实力。这番话,既是回应,也是布局:英伟达要在中美之间寻求一条务实可行的生存之道。黄仁勋此行不仅是一次技术推介,更是一次市场争夺和政策博弈的交锋。他用行动说明:科技企业需要的,不是围墙,而是通路。中美虽竞争激烈,但科技合作的大势,挡不住,也断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