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0日周二,就在刚开完新品发布会的后一天,苹果便输掉了与欧盟长达数年的法律争斗。欧盟裁定苹果从爱尔兰的税制漏洞中获取不当受益,必须向爱尔兰支付130亿欧元(144亿美元)的欠税。
苹果与欧盟就爱尔兰税务问题已经展开了长达10年的“拉锯战”。早在2014年,欧盟委员会对苹果在爱尔兰的纳税情况展开调查,爱尔兰是苹果在欧盟的总部所在地。2016年,欧盟指控爱尔兰向苹果提供了非法的税收优惠,导致投资不公平地从其他国家转移向爱尔兰,并下令爱尔兰政府向苹果追讨高达130亿欧元的欠税。
在欧盟最终裁决宣布后,苹果对这一裁决表示失望。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欧盟委员会试图追溯改变规则,并忽视了按照国际税法,苹果已在美国纳税的事实。”不过欧盟最高法院的裁决是最终裁决,这意味着苹果无法再次上诉。
就在同一天的另一项裁决中,欧盟最高法院维持对谷歌处以24.2亿欧元罚款的决定,理由是该公司滥用搜索引擎市场支配地位。谷歌随后向欧盟常设法院提出上诉。
刚开完发布会就败诉!苹果10年官司迎终局:被判支付130亿欧元税款 谷歌同日被罚24亿欧。点击视频,一看究竟!
美东时间6月9日,美国苹果公司2025年全球开发者大会开幕,苹果CEO库克团队以一场“液态玻璃”美学风暴拉开序幕,不过,软件升级缺乏突破令一些投资者感到失望。事实上,用户和投资者对Siri的更新寄予了期待,但大会开场仅6分钟,苹果市值就突然缩水750亿美元。为什么一众投资者对苹果发布会集体大失所望?苹果“液态玻璃”新界面究竟是生态突围的起点,还是增长乏力的遮羞布?《财经夜行线》邀请到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来解码苹果的困局与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