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财商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0.12发布会:什么是预期引导?为什么预期可能比政策本身更重要?丨秒懂金融

第一财经2024-10-11 18:54:35

作者:应有为    责编:于璐

举报

10月12日上午财政部发布会已经成为市场最大的关注焦点,尤其是在大盘连续下跌时,很多投资人都高度期待政策利好。要提醒大家的是,市场对财政增量政策的预期,而不是政策本身的力度,决定了政策对股市的利好程度。

预期引导是一种管理工具,它通过影响市场参与者的预判和期待来达到某些目的。预期引导的核心思想是,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受到他们对未来市场状况的预期影响,而这些预期可以通过特定的信息沟通和信号来塑造。

预期引导在股市投资中的应用尤为广泛,比如,美联储通过发布政策声明等方式,向市场传递其对未来利率、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预期,从而影响市场。

再比如,上市公司业绩发布前,机构会对业绩进行预测,如果发布的数据达到或超过预期,那么会促使股票价格上涨,如果不及预期,那么会导致向下压力。

股市投资者是基于预期进行决策的,改变他们的预期,就会影响其投资行为。而这些行为的改变,也将反过来影响实际的市场走向。

很多大投资机构往往会通过研究报告,专家点评,媒体报道,在重大经济政策发布前引导市场预期。如果机构试图做空市场,往往会在政策发布前,引导市场过度乐观,渲染政策力度,当政策发布后,大概率不及预期,此时又渲染政策不及预期,形成做空舆论。反之,如果机构试图做空多市场,往往会在政策发布前,压低市场预期或刻意淡化政策作用,当时政策发布后,大概率超过预期,此时又通过舆论渲染政策大超预期,从而形成做多氛围。

因此,投资者要客观冷静分析市场当下预期及氛围,判断这些预期是谁塑造的,目的何在。对政策要有客观中立评价,就事论事,不要被人为压低或提高了预期值。

此外,预期引导的有效性取决于对信息的解读, 投资者应该尽量多听取各种不同立场,不同观点的专家和媒体分析,在此基础上独立形成判断,避免只听信某一类观点,形成信息茧房。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