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近日在北京召开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专题座谈会,备受市场关注。座谈会中,与会代表提到,推动更多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案例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多项政策举措出台。效果如何?资本市场在服务新质生产力上还存在哪些短板?该如何补齐?对此,《财经夜行线》邀请了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与我们一同探讨。沈建光认为,资本市场可助力科创型企业成长,是培育新兴企业的关键。同时他建议,未来可考虑放宽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的限制,给此类企业足够的成长空间。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五月数据总体相对较为平稳,消费增长明显加快,此外,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培育,将对整个国民经济未来运行产生重要的结构性优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