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进博会现场,近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第一财经记者现场观察到,这些创新成果正在会上打通链条、驱动合作,实现从首发概念到本地化生产的闭环。从全球技术的“试验场”到中国市场的“应用场”,进博会正加速成为驱动全球创新链与中国市场深度融合的关键平台。直击展会,一览全知!
第八届进博会期间,2025虹桥HUB大会成功举办,聚焦全球变局下的中国企业出海议题。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与国际商业领袖和中国企业负责人交流发现,中企出海已从简单的产品输出,转向品牌和标准的全球化深度运营的3.0时代。而在中企出海的3.0时代,专业能力短板成为关键瓶颈,记者在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看到这样一个案例:通过一次及时的“提醒”,一家企业在马德里商标延伸注册过程中,节约了半年以上的时间。这显示出在知识产权、法律合规等专业领域,高效率的服务是保障中企出海成功的关键。对此,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正升级其服务体系,推出3.0版,系统整合国际人才培养、科创联动和经贸合作等功能。直击展会,一览全知!
进博会正成为推动外资企业从单纯技术输出,向深度融入中国本土产业链的重要纽带。在第八届进博会现场,一家外资医疗企业有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企业去年在进博会上推出的一款首发医疗设备,在今年进博会现场实现了国产化发布,这款高端医疗设备,已链接超过100家国内下游供应商,实现高比例国产化组件。记者在现场与多家外资企业交流发现,深耕中国市场多年,这些企业已经从“技术输入”转向“本土共创”,在降低供应链成本的同时,更精准匹配中国市场需求,形成“引进来—本土化—走出去”的良性循环。
两位进博会的“新朋友”,带着不同的发展诉求踏上展会舞台。一位是携香港上市之势、首秀即落地中国区总部的泰国网红椰子水品牌 IF,一位是深耕中国7年、借展寻求精准投资的新西兰儿童营养品牌小小伞。前者敲定上海青浦总部,同步推出新品加速扎根;后者对接渠道资源、深化市场认知,计划加码中国投资。不同的拓展路径,同样的信心与期待,进博会正成为海外品牌解锁中国市场机遇的核心钥匙。直击展会,一览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