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财商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秒懂金融·AI版丨全球通胀开启?黄金 石油与咖啡豆的背后

第一财经2025-02-26 14:38:06

作者:应有为    责编:史志英

全球通胀开启?黄金 石油与咖啡豆的背后
举报

最近黄金价格一直在涨,而且还创了新高呢?但更让人好奇的是,咖啡豆价格也跟着涨了不少,咖啡都变贵了。还有就是巴菲特,他一边在减持股票,一边却在加仓一家石油公司的股票。这背后是不是有啥共同的原因呢?本期《秒懂金融AI版》就来关注这个话题。

1. 黄金为啥这么贵?

2025年一开始,黄金价格就一直往上蹿,还老是创纪录。为啥呢?原因可不少。

首先,全球经济现在有点让人摸不透。增长速度慢了,地缘政治冲突也多,各国的贸易结构还在调整。这些事儿凑一块儿,让投资者觉得心里没底,于是就都想着把钱投到黄金这种安全的资产里。再看看美国,最近老是搞贸易保护主义,动不动就加征关税。这下好了,市场担心贸易战和通胀,投资者更愿意把黄金当成避风港。

还有,全球的央行们也在买黄金。2024年,全球央行买了1045吨黄金,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超过1000吨了。为啥呢?他们想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少依赖美元。这样一来,黄金的需求就更大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再看看黄金的供需情况。2024年,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到了4974吨,这是历史新高啊!可金矿产量却因为成本问题,没怎么增加,这就导致黄金供不应求,价格当然得涨。

最后,美元的信用也在下滑。全球货币印得太多,美元的地位就没以前那么稳了。黄金的货币属性反而更明显了,这又给黄金价格添了一把火。

2. 巴菲特一直买西方石油,看好油价要涨?

巴菲特频频加仓西方石油,对西方石油的投资可真是一波三折。2019年,他第一次投资西方石油,当时西方石油想收购阿纳达科石油公司,巴菲特就花了100亿美元买了优先股,还拿到了认股权证。可2020年疫情来了,油价暴跌,巴菲特亏了5.5亿美元,只好清仓。不过,2022年疫情好转后,他又开始买西方石油的股票,还越买越多,成了第一大股东。到了2024年和2025年,他又持续加仓,持股比例都到了28.3%。

为啥巴菲特这么看好西方石油呢?其实,西方石油是石油行业的上游企业,业绩和油价关系特别大。巴菲特一直买它的股票,说明他觉得油价长期来看会涨。要是上游产业不行了,巴菲特肯定不会这么干。

3. 咖啡豆为啥这么贵?

咖啡豆价格上涨这事儿最近挺火的。2024年底,咖啡期货价格一路狂飙,到了2025年还在涨。2月11日,美国ICE的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突破了每磅430美分,这可是47年来的新高!相比之下,伦敦市场的黄金价格一年才涨了46%,咖啡豆的价格涨幅简直把黄金甩了好几条街。

这下可把国外的咖啡制造商和烘焙商急坏了,纷纷宣布要涨价。比如日本的一个咖啡品牌,直接把价格提高了15%到30%。巴西的咖啡烘焙商和意大利的咖啡制造商也都说咖啡豆价格涨得太厉害了。

咖啡豆为啥会这么贵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极端天气。巴西和越南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可这两个国家最近不是干旱就是暴雨,咖啡产量一下子少了很多,市场上的供应自然就紧张了。2024年,巴西的降雨量比平均水平低了很多,咖啡树开花的时候都受影响了。2025年到2026年的产量预计会降到3470万袋,比去年少了12.4%。越南的情况也不好,2024年咖啡出口量下降了17.1%。

除了天气,咖啡期货价格一路上涨还吸引了大量投机资金。再加上美元指数一直在高位震荡,咖啡豆价格的波动就更大了。

咖啡豆、黄金和石油价格都是大宗商品,它们的变化,是不是意味着全球通胀要起来了?

但是从数据看,截至2025年2月,全球通胀整体呈现放缓趋势,但不同经济体的表现分化明显,而且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一、全球通胀整体放缓,但核心通胀黏性较强

1. 通胀率持续下降

IMF预计,2025年全球通胀率会进一步降到4.2%,2026年还会降到3.5%。联合国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通胀率大概是3.4%,其中发达经济体降到2.2%,发展中经济体降到5.1%。通胀放缓主要是因为能源和食品价格回落,还有货币政策紧缩的效果慢慢显现出来了。

2. 核心通胀压力犹存

虽然整体通胀在下降,但核心通胀(就是把能源和食品去掉的部分)因为工资增长和服务价格黏性,回落得比较慢。IMF说,发达经济体的住房和服务通胀黏性可能会拖慢反通胀进程。预计多数国家要到2025年才能把通胀降到2%的目标水平。

二、区域分化显著:美国与欧洲、新兴市场对比

1. 美国:通胀回升风险增加

美国经济增长还挺强劲的,2025年预计能增长2.7%。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都很活跃。要是特朗普政府再推行减税或者提高关税之类的政策,通胀可能就又要上去了。富达国际预测,美国2025年通胀可能会因为财政扩张和保护主义政策出现回升,核心PCE耐用品价格已经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趋势了。

2. 欧洲:周期性复苏但压力仍存

欧元区通胀在下行,2025年预计增速是1.3%。低通胀和宽松的融资条件还能支撑消费,但高债务、能源价格约束和美国关税政策可能还是会拖累经济增长。欧洲银行的信贷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地缘政治风险(比如贸易争端)可能会让经济增长减少0.5个百分点。

3. 新兴市场:通胀缓和但分化明显

亚洲新兴经济体,比如印度和越南,增长还挺快的,通胀压力相对可控。不过非洲和拉美部分国家就没那么幸运了,通胀率还是两位数,食品价格高企让粮食安全问题更严重了。中国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和扩大内需的措施来稳定通胀,但房地产和消费疲软还是个挑战。

三、驱动通胀前景的关键因素

1. 货币政策分歧

发达经济体的央行,比如美联储和欧央行,都进入了降息周期,但利率还是比疫情前高。美国实际利率下降可能会刺激需求,而欧元区可能需要更大力度的宽松政策来抵消之前的紧缩影响。新兴市场就没那么幸运了,它们受制于资本流动波动和债务压力,政策空间很有限。

2.大宗商品与供应链

能源转型推动了关键矿物(比如锂和稀土)的需求增长,但地缘冲突和极端天气可能会冲击能源和农产品的供应,价格就会上涨。全球贸易虽然在复苏,但保护主义政策会让供应链碎片化风险增加。

3.财政政策与债务风险

美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6%,债务占GDP的比例每年还在以2到3个百分点的速度攀升。这种情况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可能会让高通胀成为缓解债务压力的一种选择。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违约风险也在上升,这限制了它们应对通胀的能力。

四、主要风险与不确定性

1. 地缘政治与贸易冲突

中东局势、美欧关税、俄乌冲突这些事儿,都可能冲击大宗商品市场和全球供应链,引发输入性通胀。

2.通胀预期脱锚

如果短期通胀预期一直很高,可能会引发工资和价格的螺旋式上涨,特别是在新兴市场这种后瞻性预期占主导的地区。

3. 极端气候与能源转型

干旱、洪水这些灾害会影响农产品产量,而关键矿物供应瓶颈可能会推高绿色能源成本。

全球通胀在2025年确实处于放缓通道,但核心通胀黏性、区域分化和政策不确定性可能会让通胀路径出现波动。美国因为内需强劲和保护主义政策,面临通胀回升的压力;欧洲和新兴市场则要应对结构性约束和外部风险。未来,我们得关注货币政策转向的节奏、地缘冲突升级以及债务问题的连锁反应。投资者可以通过多元化配置来对冲风险,政策制定者则需要在通胀控制和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加强国际合作,稳定供应链。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