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两说》通过对比第一财经2015年对话张瑞敏与2025年对话周云杰的两次专访,深度挖掘热点背后的“中国制造张力”故事。重点聚焦海尔从“用户永远对”到“用户零距离”的企业文化传承,从“砸冰箱”到“懒人洗衣机”的创新变革,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战略升级,全景展示中国高端制造企业四十年来如何保持自我以为非”的变革基因,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代聚焦。跨十年周期,以财经媒体对中国实体经济的长期追踪为精彩注脚,透过海尔出圈的表象,揭示中国制造企业应对时代挑战的韧性与内生活力,以及新质生产力蓄势待发的中国经济动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东方卫视3月19日周三晚22:30,第一财经3月22日周六晚22:00《两说》。
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面临一个很沉重的事实:一些城市它会萎缩,人口会流出,产业会凋敝。我们需要从人均角度,正确看待这个现象。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不能再走贪大求全的老路,更应该依靠自身禀赋,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找到自身特色。
人口向大城市及大城市的中心城区集中是大势所趋。人口高密度有利于创新和交流,促进消费和就业,甚至有时也是解决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的方案。
第一财经推出全新内容IP“重新发现中国”的动因之一,是源于十几年来对中国城市发展的观察,从贪大求全的“大县城”模式到各有特色,城市需要重新发现发展的底层逻辑。
大城市的边界和想象力,要从都市圈的角度入手。按照地铁行驶一小时50到80公里半径范围的都市圈来看,中国大城市的人口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