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院长张立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正面临多重挑战。赛迪研究院作为国家级产业智库,肩负着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院长张立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深度解析新型工业化实践路径,从产业链韧性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等维度,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建议。
今年年初DeepSeek火爆出圈,AI科普迅速落地,AI应用需求爆发,如何满足市场需求?近日在赛迪研究院举办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国际治理经验与产业安全》新型工业化大讲堂现场,第一财经就此专访了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钟新龙。他强调,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无经验可循,人机协同、人机共创是破解AI应用“最后一公里”的核心路径。
2025年4月10日,华为公布了AI基础设施架构的最新进展,推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并宣布已在芜湖数据中心规模上线。什么是超节点?它对于国产AI芯片的生态构建意味着什么?日前在赛迪研究院举办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国际治理经验与产业安全》新型工业化大讲堂现场,第一财经就此专访了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钟新龙。他表示,超节点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在高性能AI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系统级创新,可大幅降低大模型分布式训练中的通信开销,提升整体的训练效率。
DeepSeek开启了全球大模型的开源浪潮,选择开源企业如何盈利?近日在赛迪研究院举办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国际治理经验与产业安全》新型工业化大讲堂现场,第一财经就此专访了赛迪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彭健。他强调开源并非“免费午餐”,企业可通过To B的API服务实现商业闭环。
近日,在赛迪研究院举办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国际治理经验与产业安全》新型工业化大讲堂现场,第一财经专访了赛迪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彭健。他指出,当前AI与制造业融合仍处初级阶段,面临三大瓶颈:一是复合型人才稀缺;二是方案可复制性低,制造业细分场景差异导致定制化成本高企;三是企业投入压力大,尤其是利润率较低的中小企业,短期内难见智能化改造的收益闭环。
在传统制造业面临成本高企、效率瓶颈的当下,国产开源大模型DeepSeek正掀起智能革命浪潮。日前在赛迪研究院举办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国际治理经验与产业安全》新型工业化大讲堂现场,第一财经专访了赛迪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彭健、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钟新龙。他们指出,DeepSeek以开源生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使中国的制造企业有机会以低成本接入顶尖AI能力。这种技术平权不仅推动中国制造业降本增效,更助力全球南方国家突破智能化升级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