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晚舞台扭秧歌的“红花袄”机器人火爆出圈,到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全球首次批量进驻汽车工厂,人形机器人正从技术突破 迈向规模化落地。4月2日,《财经夜行线》连线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沈涛,分享商用场景类人形服务机器人,其 商业化落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2025年以来,机器人板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形机器人更是被视为下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赛道。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以及市场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机器人相关企业的表现十分亮眼。但机器人投资究竟是概念炒作还是具有真正的长期价值?我们又该如何把握其中的投资机会?
    机器人穿越“沙漠”、翻越高地,走进工厂、操作电箱,安插“雷管”,甚至在废墟中成功救出“婴儿”——这不是电影,而是2025外滩大会“机器人职业技能表演赛”的真实场景。第一财经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多款机器人在模拟真实灾害和工业环境的高难度赛题中展开角逐,而这些任务背后,全都源自实际的产业痛点。从精准的设备操作到危急的生命救援,机器人正在成为人类抵御风险的“超级队友”。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