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向全球挥动“关税大棒”。关税、技术封锁对中国会起作用吗?中美关系何处去?全球秩序重构,在不确定中,如何化解分歧? 本期《两说》采访美国前副国务卿、世界银行前行长、《论美国》作者罗伯特•佐利克,他指出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策略加剧了单边主义倾向,引发国际社会信任危机。加征关税和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削弱美国竞争力,并呼吁中美通过务实对话避免冲突,寻找合作基础。全片贯穿对开放与协作的倡导,为理解中美关系及全球重构提供了多维视角。
2016年,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让所有人震惊,认为围棋被终结了。将近十年过去,围棋真的被终结了吗?
在人工智能开源的背景下,年轻人不需要像极客那样拥有很高的技术水平,也能将人工智能和自己的背景、经历结合起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就是开源生态的意义。
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生产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当AI能精准完成所有标准化作业,我们还在用“对错”评判孩子吗?未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呢?
在大模型工具大幅降低技术门槛的今天,文科生只需突破心理障碍,就能掌握AI工具与工科生拉平差异。他们的人文社科知识反而成为独特优势——对社会需求的敏锐洞察,正是AI时代最珍贵的创新能力。
近几年,人工智能等理工科成为香饽饽而文科专业却遇冷,文科真的做不了工科的事吗?复旦大学高奇琦教授最近正在让文科生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