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懂行丨医疗AI进化论:从临床痛点破局到生态价值重构

第一财经2025-04-14 16:53:53

作者:王建爱 ▪ 王双阳    责编:杨恺宁

2025年4月10日第一财经【懂行】《DeepSeek引爆“智变”:你的行业如何被AI重塑?》线下沙龙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举行。沙龙聚焦AI重塑供应链、医疗、金融领域,对话头部企业与学者,探讨技术落地挑战与行业协作路径。第一财经特邀联想集团医疗行业总监姚宇轩,围绕“医疗AI进化论”展开深度对话。

2025年4月10日第一财经【懂行】《DeepSeek引爆“智变”:你的行业如何被AI重塑?》线下沙龙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举行。沙龙聚焦AI重塑供应链、医疗、金融领域,对话头部企业与学者,探讨技术落地挑战与行业协作路径。第一财经特邀联想集团医疗行业总监姚宇轩,围绕“医疗AI进化论”展开深度对话。

沙龙主理:第一财经主持人裴蕾

沙龙嘉宾:联想集团医疗行业总监姚宇轩

第一财经裴蕾:联想在医疗AI领域的核心定位是什么?

联想集团姚宇轩:联想在医疗AI领域的核心定位已从传统的硬件支持者转变为“全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生态构建者”。过去两年,我们完成了从终端、智能基础设施、到智慧方案服务业务的全链条整合。例如,联想助力深圳医科院完成信息化顶层设计并落地算力底座。我们的差异化优势在于“端侧AI”——无需依赖云端联网,本地设备即可完成智能诊断,如影像分析和辅助决策。这一能力尤其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价值显著,例如偏远地区的医院可通过本地部署的AI工具快速处理常见病筛查,减少对网络和高端设备的依赖。

第一财经裴蕾:如何协调医院、企业与政府三方角色构建医疗AI生态?

联想集团姚宇轩:三方协同的关键在于明确分工: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信任建立。例如,国家卫健委2024年发布的84条AI医疗指导政策(《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将AI从“概念”转化为可落地的工具。

医院负责梳理AI应用场景。由于医院才是应用的使用方,需要确认院内业务流程中哪些可能可以用到人工智能。这同时也需要企业和医院一起紧密合作,让医院明白人工智能到底能带来什么“新质生产力”。

企业聚焦技术实现。例如,联想为医院提供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医院可以自由添加管理不同架构的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知识库,同时也可以通过平台以图形组件的方式自己开发医院业务所需的轻量化人工智能应用。联想也和医院联合开发具体业务所需的应用,比如AI患者全流程方案,将挂号、检查、诊断流程的时间压缩。联想也把AI技术赋能基层医疗,通过AI初筛分流常见病患者,疑难病例直转北京专家,缓解了大医院的压力。

三方协作下,AI医疗已进入高速发展期,但仍需解决公众认知不足的问题,未来需通过媒体和案例宣传增强患者信任。

第一财经裴蕾:医疗AI商业化中,医保、患者、医院如何协同付费?

联想集团姚宇轩:目前看到医疗人工智能主要分为两种商业模式:

流程提效型:医院为提升运营效率主动采购AI工具。通过人工智能去增强我们整个诊疗效率,这种方式本身就会提高医院收入,他自然就会在信息化的里面安排费用来支付人工智能,只是前些年这个事情并不明显,但是第一次起来以后,今年上半年大量的项目都发出来了。

服务创新型:如慢病管理、大模型支撑的互联网医院。难点在于医保支付标准未明确。例如,现在一般的AI慢病管理平台可实时监控患者数据并调整用药,但费用还需患者自付。国家正在推进此类服务纳入医保目录,未来这样的标准化的服务将会成为一种标准化的诊疗手段提供给大家,大家可以通过医保支付,整个产业也会因为有钱付费可以顺利地发展下去。

第一财经裴蕾:医疗数据隐私与共享如何平衡?

联想集团姚宇轩:隐私保护要分层处理,联想的优势就是从终端到算力集群的全端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在隐私保护上,我们的方案是让关键数据就落在对应的端内。

数据分层存储:医护人员数据、专家科研数据存储于个人端侧设备;科室级的数据,它就停留在科室里;院级的数据就存在医院这一级里面,仅本地AI可以调用。

不同层级间数据加密交互:联想已经在内部使用“擎天智能体”实现不同层级间数据加密交互,也将这种能力推广到了医疗场景。医护人员端的、科室端的、医院端的数据虽然都在本地,但同时它也可以加密联通去保证它的数据安全。

第一财经裴蕾:AI如何提升诊疗效率?有无案例?

联想集团姚宇轩:典型案例包括:

B超流程再造:大家应该做过B超,一个医生拿仪器检查你的身体,他的两只手都在操作仪器,所以他旁边还会有一个助手,助手负责记录他的检查结果。现在有很多医院已经不需要助手了,医生口述结果,就会直接输入系统,自动生成检查报告。包括咱们熟知的各种检查影像,像病理检查都会有这样的改进,点状地改进医院的运行效率。

全院智能调度:还有一些头部的医院,我们也在跟他们一起合作,做整个院区的大的智能体,把医院所有的信息全部混在一起,智能体会分析它整个的运行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AI实时优化资源分配,这个将会是下一个阶段医疗AI在医院内部的发展方向。

影像诊断提效:AI辅助影像诊断识别准确率已经可以高达99.5%,医生只需要复核AI标注的疑似病灶就可以。甚至有些医生肉眼判断不出来的病灶,AI也能判断出来,这样帮助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实际的病情,从而提升诊断精准,也避免过度医疗。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视频
22'25''

懂行丨内联外通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新观察

香港全球竞争力排名重返三甲。香港处理约全球80%的离岸人民币支付款额,同时吸引主权债券和大型主权基金汇聚。在全球金融市场仍有不确定性的当前,如何看待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战略?为何“走出去”、“引进来”在港的双向流动增强?香港营商环境、经济生态发生哪些变化?第一财经实地走访,洞悉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转变和趋势。

924 08-29 20:41
21'50''

懂行丨数智交易 香港创新金融正当时

近期,香港特区政府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明确提出将香港打造成数字资产领域的全球创新中心。香港在强化监管和防范风险的背景下,如何借助创新科技再写资本流动新方式,如何打造数字资产领域的全球创新中心?第一财经对话香港数字资产及创新金融生态中的重要参与方,聚焦数据资产流动、探寻实体财富“上链”路径,解析“监管沙盒”如何成就“创新引擎”。

227 08-28 15:26
21'35''

懂行丨财富管理 超级增值人的香港范式

香港证监会最新发布的《2024年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显示,截至2024年底,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管理资产总值达35.1万亿港元,净资金流入7050亿港元,资金增量同比上涨81%。香港市场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增量为何迅速攀升?第一财经实地洞察香港“超级增值人”的新范式。

216 08-27 13:37
21'00''

懂行丨产业升级 香港激活新经济

当泡泡玛特股价屡创新高、创新药ETF指数年内飙升108%,香港究竟用怎样的制度密码‌让资本与科技擦出火花?从港投公司620亿港元重仓硬科技、生命科技、新能源三大赛道,到18C章节吸引50家AI企业扎堆IPO,这座国际金融中心如何用‌"真金白银+政策杠杆"激活新经济动能?‌第一财经解码香港资本市场赋能产业发展的新范式。

214 08-26 16:07
21'10''

懂行丨制度破局 香港IPO开新局

2025年,超200家企业排队赴港IPO,港交所甚至出现“锣不够用”的火爆场面,从融资洼地到上市热土‌,香港何以逆袭全球IPO榜首?从汇聚阿里巴巴、宁德时代等新经济巨头,到为未盈利硬科技企业打开资本之门,这套“既摘熟桃又育新苗”的制度设计藏着多少智慧?第一财经深度拆解香港IPO制度的破局之路。

248 08-25 14:0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