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贸易关税政策调整,第137届广交会成为观察中国外贸韧性的重要窗口。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多家参展企业已制定包含优化供应链与开拓多元市场等应对预案,展现出了成熟的应对策略。有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广交会的人流量与去年相差不大,但今年成交额更高,实际下单的人更多了。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随着7月9日美国关税谈判所谓“截止日”迫近,除了与英国达成框架协议外,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税谈判几乎都进展缓慢。而今天白宫发言人表示,“或许可以延长” 截止日,这一表态令关税谈判陷入到更为扑朔迷离的状况,今天《夜话》邀您重点关注。
90天窗口期已过去三分之一,但考虑到去往美国市场的物流时间,留给中国工厂的生产时间其实仅剩一个月。在浙江义乌,第一财经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外贸工厂,这些工厂除了开足产能交付美国市场订单,同样也在通过分散业务布局、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等多种举措,突破关税壁垒,在贸易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美国政府发起的 “对等关税”让国内的外贸企业备受挑战。而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的联合声明,为企业争取到 “90天关税缓冲期”。这一窗口期暂时缓解了短期压力,但未来的不确定性仍如悬顶之剑。浦东外贸企业现状如何? 90 天后又将如何应对?记者进行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