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看浦东系列第三集,我们将聚焦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的“数字金融”。面对小微商户“短、频、急”的融资需求,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整合公共数据、时空数据、经营评分数据推出“烟火贷”,迄今已服务浦东近200家商户、投放超1亿元;针对科技型企业数据资产甄别难,该行构建起覆盖10亿条记录的“价值流科创评价体系”,已完成对7.4万家科技企业的评级。与此同时,舜泰保理融合数字金融与产业金融,打破多机构数据壁垒,形成全域数据湖,依托大数据与AI算法,搭建全流程数智风控体系,实现业务尽调、审核、投后管理线上化。在浦东,数字化转型正为实体经济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数据技术正推动金融服务从 “看得见”到“看得懂”,从“可触达”到“靠得住”的深层跃迁,引导金融资源更加精准、高效地流向实体经济需要的地方。
10月26日,在2025年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围绕女性友好城市话题接受第一财经专访。
10月19日,在第五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中国民航局副局长韩钧表示,智慧民航通过“智链”实践,从“链通技术要素、链合产业生态、链接全球合作”三个维度共同发力,旨在构建一个数字资源深度融合、产业各方高效协同、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的全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