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车企广泛应用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在使用中暴露出来的安全问题引发工信部关注。第一财经记者在上海一些门店观察到,当前一些车型的门把手设计呈现多样化趋势,有隐藏式、半隐藏式,车门打开方式也包括手动按压、电控弹出等。一些销售人员在介绍时强调,目前主流的电子加机械开门的设计方案,具有足够的安全保障。而在部分消费者看来,紧急情况下隐藏式门把手仍会面临多重风险。
多位车主投诉小米SU7大灯外框和翼子板翘边,专家:从业12年没碰过此情况,“属于造车经验不足”
近期,小米汽车舆论事件持续发酵。从安徽高速的严重事故到碳纤维前舱盖虚假宣传争议,再到退车风波和创始人雷军的表态不足,小米汽车频频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小米汽车产品质量和技术信任的质疑,更折射出跨界造车企业在迅速扩张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雷军作为小米集团的创始人,其个人IP与品牌的深度绑定,既为小米带来了高光瞬间,也有“至暗时刻”。小米汽车究竟何以至此?跨界造车企业在抢滩量产高地的征途中,该如何平衡产能、质量与价格,重塑公众信任?《财经夜行线》邀请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Global data中国汽车市场预测总监曾志凌以及资深媒体人、独立车评人邬思蓓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