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四,美国政府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意味着该校今后不得再招收外国学生。现有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晚间最新的消息,美国哈佛大学23日再次起诉特朗普政府。而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联邦法官杰弗里·怀特当天发布禁令,阻止特朗普政府在案件审理期间终止各大学,包括哈佛大学在内国际学生合法身份的措施生效。在案件审理期间,禁令还禁止特朗普政府以移民身份为由,逮捕或拘留任何在美国之外出生的学生。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特朗普与哈佛的第一次对峙。今年4月,美国政府以冻结联邦经费为要挟,要求多所高校“整改”,但哈佛大学选择“硬刚”,拒绝了整改要求并发起诉讼。
当美国政府以签证特权为筹码施压高校,美国高等教育黄金时代是否即将终结?对于哈佛大学来说,又该如何应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招生困境?更关键的是,这一事件会如何影响美国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的地位和格局?《财经夜行线》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张昕在线上与我们一同讨论。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源自日本、韩国等14国的进口商品征收25%至40%的关税。为什么是它们?25%关税是渐进伤害还是致命一击?风暴已来,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防线将如何重塑?《夜话》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汤蕴懿一同讨论。
近期,一场撼动美国政治版图的破局之举引发广泛关注。美国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宣布创立“美国党”,试图打破延续百年的两党垄断格局。这位向来不按常理出牌的商界领袖,此番跨界从政,引发了各界对商人干预政治的深层思考。而围绕这一构想,马斯克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再爆争执,特朗普直言马斯克可以从中找点乐子,但组建第三党这件事本身就是荒谬。那么,马斯克组建“美国党”的深层动机究竟为何?商人身份是否会成为他从政的助力或阻碍?“美国党”的成立还将面临哪些法律与制度障碍?又将对美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何种影响?今晚《夜话》邀您共同关注。
距离7月9日“关税大限”还剩10天,各国谈判集体陷入僵局,特朗普本人态度坚决,最新表态表示“无需延长关税期限”。同时,面对关税谈判的两个“硬茬”:日本和加拿大,特朗普一边继续在汽车关税上与日本“硬刚”,另一边接受了加拿大的让步——后者宣布取消数字服务税以推进谈判。今天《夜话》邀您共同关注美国关税谈判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