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火了。这场由江苏13座地级市、516名球员参加的业余足球比赛,自5月10日开幕以来迅速出圈,如今更是成为一场“全民狂欢”。从网络造梗、到文旅消费,从资本火爆、到赛事抢票,“苏超”已然成为一个辐射多个产业领域的现象级事件。《财经夜行线》邀请到两位嘉宾,和我们一起聊聊“苏超”暴火的流量密码,以及背后的经济模式。此外,近期“零公里二手车”持续引来市场讨论。在今天的例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对汽车消费市场跟踪研究和政策引导,推动破除制约汽车流通消费堵点卡点,更好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这是中方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对外作出的重要立场宣示,是中方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的重要举措,必将为促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注入强心剂,必将为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进程注入正能量。
近日《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公开发布。在今天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政策措施》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相结合。通过对外开放、对内放开,吸引更多优质服务消费资源进入,解决供给侧优质服务短缺问题,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高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
火出圈的“苏超”,吸引众多的参与、围观,成为城市活力的生动注脚。这份活力从哪来?核心就在一个“松”字。就在这两天,北京也传来好消息:面向公众的大型活动和商家外摆经营,取消消防审批备案。这无疑是为城市的“烟火气”松绑。过去,“统一管理”让很多市井生机被条条框框勒住。如今,这种自由化探索,让摊位重返街头,也释放了“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城市温度。 苏超的火爆、北京的新规,都在告诉我们:经济社会的活力不是“拧螺丝”拧出来的,恰恰是蕴藏在松弛的土壤里。管理部门的手“松一松”,市场的活水就“动一动”。当然,“松绑”不等于“放任”。??安全底线要守住,治理方式要转型。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用服务代替管控,让经营者负起安全主体责任。同时,培育消费者的风险意识也至关重要。少拧螺丝多松手,升腾经济烟火气。期待各地都能拿出魄力消除不合理束缚,让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的市井活力,在自由与秩序的平衡中,真正春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