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卖平台战火再起。7月5日晚间,阿里系淘宝闪购与美团开启补贴大战,各类“满25减21”、“满16减16”、“0元购”无门槛的外卖券层出不穷。整个周末,国内也掀起了一场“薅羊毛”狂欢,甚至两家外卖平台都一度出现服务器宕机、应用卡死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今年的第一场“外卖大战”。今年2月,京东高调进军外卖行业,宣布为入驻商家“全年免佣金”,之后又宣布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引发美团跟进。而到4月,京东与美团的大战进一步升级,并针对平台强迫骑手“二选一”的行为引发“口水战”。那么,本次外卖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与往年相比有哪些不同?在本次外卖大战中,不少商家表示订单爆棚但实际收入却没有增加,平台要如何避免将更多竞争压力传导至商家?本次外卖大战将持续多久?最终将如何重塑外卖市场的竞争格局?《财经夜行线》邀请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来深入解读。
各大茶饮和餐饮门店近期因电商平台外卖补贴大战出现爆单现象,部分消费者享受优惠的同时,商家和骑手也面临利润下滑与订单混乱等问题。
美团、淘宝闪购以及京东之间的外卖大战持续胶着。记者实探“外卖大战”中的骑手,某平台骑手表示,近期平台订单量接单量有所增长,从一天十几单增加到二十多单,但是午高峰期间商家出餐慢,易导致订单延误。另外一位骑手表示,需要到指定地点抢单,否则难抢。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7月18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在第一财经跨界连麦直播节目中表示,从点餐到点外物,“外卖大战”长远来说,受益者是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