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中国财经60分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国养老金累计结余破7万亿 官方披露按时足额发放有保障

第一财经2025-07-11 18:29:08

责编:卢晴

【】来关注一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日前,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从2025年1月1号起,为2024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这也是我国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21年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此次养老金调整综合考虑了物价变动和职工工资增长等因素,合理确定养老金调整比例。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重点是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的群体倾斜。具体来看,定额调整是指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不论基本养老金水平是高是低,都按照统一的金额上调,体现了公平原则。挂钩调整是指与退休人员本人的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关联进行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而适当倾斜体现了对重点群体的关怀,包括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按照这三个办法,每个人的基本养老金增长比例都会有所不同。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伟指出,今年确定2%的养老金调整比例,综合考虑了物价上涨和工资增长等因素,符合基本养老金调整的目标。

【从物价上涨来看,2024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就CPI同比涨幅只有0.2%,这个增幅是比较低的。所以这一次2%的养老金调整比例,应该说能够较好的保障养老金的购买力水平不下降,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就是从工资增长来看,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较上年增长是2.8%,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较上年增长1.7%。所以国家这次确定2%的养老金调整比例,应该说体现了让退休人员共享经济,收为发展成果的这样的一个政策理念。】

 

养老金关系着亿万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数据显示,经过多年连续调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比2012年已增加一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接下来,各地还将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尽快把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养老金发放保障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表示,目前,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更加完善,制度运行更加稳健,基金储备更可持续。从当前的各项数据来看,我国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有坚实的资金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我们这个制度当期是能平衡的。按照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就是去年职工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是7.5万亿元,支出是6.8万亿元。它实现了当机收支总体平衡,还略有结余,就表明我们的这个制度是平稳运行的。因为按这个制度,咱们企业和职工,是按照工资基数的一定比例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水平提高,咱们缴费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基金收入就会增长。当然随着退休人员的增多,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也会增加。但是只要收入大于支出,当期就会有结余,当期的收支平衡对制度可持续非常重要。】

 

不仅如此,自2022年我国启动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对各地基金结余进行合理调剂的效果显著。2023年调剂资金规模达到2716亿元,有力支持了困难省份的养老金发放。

需要说明的是在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入中,还有各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的补助,近年来,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补助力度,地方各级财政也积极落实支出责任,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

截至2024年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7.1万亿元,全国社保基金战略储备超过2.6万亿元,中央层面已划转国有资本1.68万亿元充实社保基金,未来有较强的保障能力。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