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财经早点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低空经济要“飞”了!政策、订单、融资全爆点

第一财经2025-07-25 07:01:35

责编:韩欣

今天的关键词是——低空经济。它连续第二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规模去年已经冲过五千亿,2026年可能破万亿,2030年剑指两万亿。政策、技术、资本,三箭齐发,产业正在“蓄势待发”。

先听一线声音。华福证券分析师徐明明谈起今年的首届低空经济博览会,用一句大白话总结:“去年是打地基,今年是搬家具,明年就要住人了。” 什么意思?去年各地发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干的是建起降点、划航线;今年吨级飞行器批量交付,落地场景明显增多:山区悬索送快递、海岛冷链急送血浆、矿区高空巡检…不过,徐明明特别提醒,这些场景虽热,但“载人”还要再等等。

【现在很多地方的话才去用这种低空经济去做一些快递啊或者是物流的一个投送,包括很多地方也去用这个去勘察啊勘探,就是我们人什么时候能做上去,那我觉得话目前的这种条件和安全性来说的话并不是很成熟。在后续越来越多的像物流企业或者是企业来去用这种啊像以为投这种去来去运送货物的话,那么我觉得整个产业的话在未来它会有一个加速。】

 

政策端也在加速。7月22号,峰飞航空把全球首架“三证齐全”的吨级电动垂直起降飞机交到客户手里。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湾区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把这事比作“1998年第一张移动牌照”——制度一旦跑通,后面就是批量化,资本顾虑变小了,后续融资、上市都会提速。

【全球首架三证齐全吨级以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的交付具有标志性意义,表明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已初步突破适航认证体系构建的关键门槛。航空器试航三证作为民航监管的核心凭证及审批流程的完善,折射出充裕管理制度创新正走向成熟。促使更多企业按照标准流程推进产品研发,增强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投资的信心。】

 

说到资本,眼下最拥挤的赛道是低空物流。朱克力算了一笔账:同样送一箱药进山,汽车盘山5小时,无人机40分钟,油费、人工、车辆损耗全部打对折。商业模型一旦跑通,复制速度极快。但痛点也摆在桌面:空域怎么精细划分?电池能量密度能不能再提高30%?跨部门监管怎样“一窗通办”?朱克力预判,应急、消防会比载人旅游更早爆发。

【未来将与地面旅游资源深度融合,预计应急与消防领域将更快迎来爆发。因其社会效益显著,且技术路线较为明确,而文旅市场需等待飞行器乘坐舒适度提升与消费习惯的培育。各细分场景的差异化发展节奏取决于市场需求刚性程度与技术成熟曲线的适配性。】

二级市场怎么投?徐明明给出三句话:第一,看“含空量”,打开财报,看低空业务占比是不是每年递增;第二,盯“卡脖子”环节——轻量化材料、固态电池、高可靠通信模组,这些细分龙头最有可能先出业绩;第三,牢记“0到1”阶段,估值会比盈利跑得快,留足安全边际。

【其实布局的话,大家还需要去去看一下它的财报构成,哪一方面的收入或者是利润,主要是来自于这个低空经济。从现在来看的话,概念股数是越来越多,但是真正的受益于这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我觉得还是比较少的,那主要看低空经济这一块的收入对它未来上市公司的这种业绩的贡献啊是否呈现每年递增的一个现象。】

总结一下:政策东风已起,技术瓶颈逐个击破,资本正加速进场。低空经济的飞轮,已经从“蓄势”转向“待发”。各位投资者不妨把视野放长远,盯住那些真正能把订单变成收入、把适航证变成现金流的公司。毕竟,谁能率先在万亿蓝天下安全、合规、规模化地飞起来,谁就能抢先分享下一场产业革命的红利。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