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财经早点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纬新材十倍暴涨,狂欢之下风险几何?

第一财经2025-07-29 07:00:49

责编:韩欣

昨天A股市场最大的焦点无疑是上纬新材。它以年内超10倍的惊人涨幅,成为2025年首只“十倍股”,股价收于79.27元。更令人侧目的是,它在7月曾连续10个交易日“20厘米”涨停,刷新A股纪录。这只原本主营风电树脂的普通股票,如何上演“麻雀变凤凰”?背后又藏着哪些风险?

引爆点在于7月8日的一则公告:成立仅两年半的智元机器人,斥资21亿收购上纬新材63.62%的控股权。智元由华为前高管邓泰华和“天才少年”稚晖君领衔,是具身智能领域的新锐,背靠知名资本。市场瞬间燃起“借壳上市”的狂热期待,尽管公司明确否认借壳且未来一年无重组计划。

资本想象力被彻底点燃,尤其当智元的“启元大模型”斩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后,炒作达到沸点。投资者似乎完全无视了基本面:上纬新材当前市盈率高达354倍,而其行业均值仅24倍,估值泡沫极其刺眼。

然而,这场资本狂欢伴随着巨大且现实的风险:

第一,估值严重透支未来。当前天价已透支了多年增长预期。即便智元真能实现其描绘的蓝图,也需要漫长时间消化估值。一旦预期落空或情绪逆转,“戴维斯双杀”(股价估值齐跌)风险巨大。

第二,交易审批暗藏变数。收购仍需交易所合规审查及反垄断审批。关键矛盾在于:智元的协议收购价仅7.78元/股,而市价已近80元,这近10倍的套利空间能否获得监管认可?不确定性极高。

第三,杠杆与利益松动埋雷。智元部分收购资金依赖贷款,作为未盈利的初创公司,高杠杆本身就蕴含风险,压力可能传导至上市公司。更值得警惕的是,公司近期突然豁免了董监高股份限售承诺,核心团队随时可大举减持,与散户利益出现背离。

第四,监管利剑高悬。该股已被交易所重点监控。异常交易账户可能面临暂停交易等严厉惩戒,流动性存在瞬间冻结的风险。

对于投资者来说,当一家风电材料公司因机器人概念暴涨成“十倍股”时,务必极度清醒。具身智能前景虽好,但商业化道阻且长,行业龙头优必选仍深陷亏损。智元自己也坦言“近两年有希望盈亏平衡”。支撑这300多亿市值的,真的是价值发现吗?还是高度集中的流通盘(收购前流通股仅占15%)、狂热情绪与投机热钱共同导演的“击鼓传花”?

资本造富的故事诱人,但交易所的警示就在耳边:“市盈率显著畸高……注意风险,理性决策”。鼓声越急,越需警惕:盛宴终有散场时,谁会成为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理性投资,方为长久生存之道。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