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中国财经60分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家育儿补贴惠及广大婴幼儿

第一财经2025-07-29 18:36:26

责编:张铭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昨天(28日)发布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今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预计这项政策每年将惠及2000多万名婴幼儿。具体的政策解读来听报道。

育儿补贴的申领流程突出便捷性,国家已建立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地区和部门的信息共享。申领时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其他家监护人只需提交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材料。即可通过支付宝、微信"育儿补贴"小程序或省级政务服务平台专区在线办理。为照顾特殊群体需求,方案同时保留线下办理渠道。申请成功后,补贴将直接发放至申领人或婴幼儿的银行账户,具体发放时间由各省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的育儿补贴标准各不相同,其中日本每月约合人民币711元、法国每月约740元、德国约1676元,即使以北欧为代表的高税负高福利国家,育儿补贴的标准也不高,如瑞典的儿童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约合人民币948.6元、挪威1231.4元、芬兰830.5元。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朱坤指出,相较于国际经验,我国育儿补贴标准呈现"适度普惠"特征。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出台的这个标准。发达国家的育儿补贴发放标准占他们当年人均GDP的比例大概在2.4%到7.2%之间。我们目前的标准定的是在3.5%以上,如果参考2024年中国的人均GDP来算,我们大概占了3.77%。】

 

至于发放育儿补贴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又能发挥多大作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宋健表示,

【如果是从供给侧来看,现在所提供的经济的支持、服务支持,还有时间支持和文化支持几个方面,其实需要同时发力,这一定是一个一揽子的政策。但是经济支持是最直接的。对于中国来讲,家庭的状况是不一样的,各地区的这个差异也很大。国家这一次出台育儿补贴政策,我想应该至少起到一个兜底的作用,就是起到基本保障。】

 

实际上,2021年以来,我国已有至少23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的育儿补贴相关政策。从发放标准上来看,按月发放的额度大多在每孩每月200至500元。只是在覆盖孩次、发放标准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此次国家制度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基本实现了这些内容的统一,将一孩也纳入补贴发放范围,最大限度的实现育儿补贴制度广覆盖。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指出,

【比如说就是所有的对象,一孩要给,二孩给,三孩也给,而且享受的标准也是一样的。这个就是我们全国的政策跟地方政策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这体现了政策的公平性,也体现了全方位的支持生育这种激励。】

 

除了同标准起步、广范围覆盖、可持续发展的特点。育儿补贴制度在补贴标准上也给不同地区留出了调整的空间。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 宋健建议,

【各地应该结合自己的经济条件,家庭的需求,在国家的基础上再做一些调整,而不是比标准更低。国家的标准应该是一个兜底的、基础的、最底线的标准,如果各地的财力足以支持,或者对于人口的需求比较旺盛,我觉得可以在国家标准往上提。】

 

另外,专家表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应该是多层次协同、各地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应该将经济补助与普惠托育、生育假期、弹性工作制等措施配套实施,经济激励与服务供给互补,灵活施策。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贺丹指出,

【这个政策也给各地制定更加适合本地的生育支持政策留足了空间。所以各地可能在配套实施其他相关政策的时候,要把相关的因素考虑进去来进行政策叠加,并不是在这个政策上钱加越多越好,要保证一项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我们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制造更多的问题。】

 

贺丹还强调,该制度不仅提供经济支持,更旨在重塑社会价值观。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养育子女是家庭、社会和国家共同的责任。

【养育子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而且生育的、育儿的这种劳动也是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的。这个政策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价值导向,就是倡导全社会来尊重养育孩子的社会价值。】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