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A股市场迎来一场“开户盛宴”——新开户数达到196万户,较去年同期的115万户激增71%,环比也攀升19%。数据背后,是195.4万个人投资者的身影,占比超过99.5%,如潮水般涌入市场。截至7月底,今年累计新开户1456万户,同比增幅接近37%。
市场红火的赚钱效应是点燃投资者热情的关键引擎。7月A股全线上涨,上证指数月涨3.74%,深成指上扬5.2%,创业板指更是以8.14%的涨幅领跑。沪深两市单月成交额突破37.58万亿元,创下年内新高。个股方面,超过3600只股票上涨,占全部A股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千余只涨幅超10%,近200只涨幅超过30%。
真金白银的躁动背后,杠杆资金正悄然发力。7月末融资余额升至1.97万亿元,创十年新高;两融余额单月增长超千亿元,逼近2万亿元大关。杠杆资金的持续流入,成为推动行情的重要推手。华泰证券研究员何康指出:“近期交易型资金热度持续回升,资金活跃度突破2018年以来常态区间,达2025年以来的新高。”
历史上,开户数激增常被视为市场情绪过热的信号。2007年8月,A股单月开户数曾突破800万,之后市场迎来深度调整;2015年4月至6月,月均开户数超400万,随后市场剧烈波动。开户高峰常与行情顶点相伴,隐含了情绪驱动的非理性风险。
然而,历史不会简单重演。当前杠杆资金虽活跃,但两融余额1.98万亿元距离2015年峰值2.27万亿尚有距离;政策层面持续推动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对市场健康运行给予更多关注。注册制全面落地后,市场基础制度的完善也为长远发展打下根基。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银行存款利率处于下降通道中,主要银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遍在1.3%-1.8%之间,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当钱在银行里没有任何风险也有不错收益的时候,大家对股市的兴趣自然会低,因为没必要去承受波动。反过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将银行储蓄投入股市,这也是红利股持续走高的最大推动力。
科技创新也是股市的推动力。上半年,涨幅最高的个股主要来自科技创新领域,科技板块成为吸金的重要板块,市场“科技叙事”逻辑越来越清晰。证监会数据显示,和10年前相比,市值超千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从12%提升至27%。目前,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均超过九成,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已超过四成。
展望未来,增量资金入场有望继续对市场形成支撑,但投资者在参与热情高涨之际,也需要保持清醒——市场健康运行终需基本面坚实支撑,资金与情绪驱动的行情,终需盈利增长来夯实基础。在热度与理性间寻找平衡,方为长期制胜之道。
对于新入市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减少交易频率、买优质的股票则是在市场中生存的关键。券商的后台数据早已给出了结论:操作越频繁的账户,长期收益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