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财经早点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财经欣闻|指数屡创年内新高,为何赚钱体感不强?

第一财经2025-08-08 07:21:52

责编:韩欣

8月7日,沪指盘中再创年内新高3645点,收盘报收于3639点,涨0.16%。指数表现分化,深成指跌0.18%,创业板指跌0.68%。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83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914亿。

 

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下跌。从板块来看,稀土永磁概念股午后爆发,宁波韵升涨停。半导体板块震荡走强,富满微等20余股涨停。下跌方面,创新药概念股展开调整,千红制药跌停。板块方面,稀土永磁、半导体、物流、医疗器械等板块涨幅居前,创新药、保险、铜箔、光伏等板块跌幅居前。

 

上证指数从4月7日的最低点3040点到今天的的最高点3645 点,4个月内大涨600 点,涨幅达到20%,这样的行情本应是收获满满,但很多投资者却直呼没赚钱,或者赚钱体感不强。这是什么原因?

 

分析认为,上证指数的上涨主要由银行、保险等大金融权重股推动,但这些股票散户持仓较少。与此同时,科技、新能源等散户偏爱的板块表现低迷,导致“指数涨,个股不涨”的局面。

 

板块轮动过快,散户难以把握节奏。市场呈现“电风扇式轮动”,热点切换频繁,如大金融、各大题材轮番表现。资金快速轮动导致多数板块上涨时间短,普通投资者难以把握节奏,反而因频繁交易抬高成本。散户往往在某一板块上涨后追入,结果资金已转向其他板块,导致“买在高点,卖在低点”。

 

此外,许多散户仍持有2021年高位套牢的股票(如中国中免、阳光电源等),虽然指数回升,但这些股票依然深套。

 

越来越多投资者已经意识到市场并非普涨牛市,5000多个股票的市场已经很难靠自己赚钱,因此选择买入ETF。在上半年突破4万亿元大关后,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ETF市场总规模达到4.6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25%。在总体规模扩大的背景下,ETF市场马太效应越发明显。年内有1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ETF新增规模超过百亿元,其中,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新增规模更是超过千亿元。有观点认为“被动投资”时代已经来临。

 

上证指数又创新高,机构对于后世如何看?当下,机构进攻态势明显,释放看多做多的积极信号。

 

8月4日,私募排排网发布数据显示,私募基金管理人整体对8月份市场行情信心增强。在私募基金管理人内部,56.9%的基金经理对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有34.1%的基金经理持中性观点,6.9%的基金经理持极度乐观态度。截至今年7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7%,整体维持较高水平。

 

公募基金方面,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有所上升,调仓轨迹与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共振,重点加仓了通信、金融及国防军工等行业,而食品饮料、汽车等行业则遭到公募减仓。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