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交易进行时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沪深两市成交额逼近2万亿元大关,专家提醒投资者需理性看待"慢牛"行情(盛海骏)

第一财经2025-08-13 16:15:17

责编:顾洁

 

**慢牛行情下的投资智慧:理性看待市场新高与风险**

 

近期,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8万亿元,市场情绪高涨。但面对这一数据,资深市场人士却显得格外冷静:"破2万亿元很正常。"这种淡定的背后,是资本市场十年发展的深刻洞察——上市公司数量从2800家增至5400家,市场规模翻倍,成交额增长自然水到渠成。这提醒我们:在慢牛行情中,投资者更需要保持理性。

 

**一、慢牛格局下的市场新特征**

当前市场呈现典型的"慢牛"特征:上证指数日均波动约10点,板块分化明显。即使在指数创新高时,涨跌个股数量往往各占一半。数据显示,今年99%的权益类基金实现正收益,但仍有部分股民亏损。这印证了"牛市≠普涨"的规律——选错标的依然可能踏空行情。历史经验表明,2015年万亿成交令人振奋,如今2万亿已成常态,市场容量扩张带来的是结构性机会而非全面狂欢。

 

**二、价值洼地才是上涨核心动力**

推动本轮行情的根本动力并非单纯的情绪因素,而是估值优势。上证50和沪深300市盈率约12倍,处于历史低位。去年被低估的银行股、今年调整充分的医药和科技板块,均因"便宜"吸引资金回流。但需警惕的是,市场上仍存在估值泡沫,部分个股基本面与股价严重背离。以连板妖股为例,短期暴涨后若业绩无法兑现,终将回归价值本源,银广厦等历史案例便是前车之鉴。

 

**三、政策刺激需要预期管理配合**

消费贷贴息等政策出台后,消费板块并未立即走强,这揭示了经济复苏的复杂性。真正的消费复苏需要居民收入预期改善作为前提,单靠信贷优惠难以扭转谨慎心理。同样,军工等题材股虽短期强势,但脱离基本面的炒作往往难以为继。投资者应当关注政策的持续性效果,而非追逐短期消息刺激。

 

**四、投资者的必修课:风险认知与进化**

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保持清醒尤为重要。对于看不懂商业模式或估值逻辑的公司,宁可错过也不盲目参与。建议投资者定期复盘操作:若年内收益跑输99%的基金,就需要反思投资策略。资本市场的永恒真理是"价格终将反映价值",与其追逐热点,不如深耕研究,在估值合理的优质标的中耐心布局。

 

慢牛行情犹如马拉松,比的不是爆发力而是耐力。当市场欢呼新高时,投资者不妨多一分冷静;当题材疯狂炒作时,更要守住价值底线。记住:在这个分化加剧的市场里,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理性比激情更珍贵。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