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至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行。这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运动会,共来自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参赛,涵盖192支高校赛队、88支企业赛队,一共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将展开26个赛项、538个比赛项目的竞技对决。《财经夜行线》邀请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算法工程师黄冠一同关注这场机器人竞技盛会,以及背后人形机器人落地的发展之路。
在本届工博会的机器人展馆,来自全球的前沿机器人产品同台竞技,吸引了大量参展观众的目光。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一些国内厂商最新推出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更是成为了现场的焦点,展位上的动态展示环节,也引来了许多海外观众围观。有来自欧洲的观众告诉记者,此次来参加工博会,就是为了了解中国的机器人产品,并希望在现场找到合作机会,引进一些产品和技术回国。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外骨骼设备助力术后康复者轻松跑跳爬楼梯,双足机器人跌倒后可自主起身并稳定行走,人形机器人则能比心、做家务、搬运物品。多款新品集中亮相,展示了机器人在医疗、出行及家庭场景的广阔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