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13个月、横跨两个炽热夏天的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17日24点终于落幕,这场持续395天的特展也创下超7.6亿元展览总收入、超300亿次全网曝光量,这组收官数据,创下了全球博物馆单个收费特展参观人数、总营收和传播总量的世界纪录。这场堪称“史诗级”的大展,有何“流量密码”?来听记者的报道。
【第2777966,最后一位观众】
晚上23点,最后一位观众步入上博展厅,收到了馆长褚晓波赠上的文创礼包。同一时间,保洁部的老朱忙碌在人头攒动的展厅,行李寄存处的小田进行着最后一波清点,讲解员李琳静结束了她的最后一场讲解。
【这一个星期都很忙的,保洁阿姨擦玻璃都忙不过来】【(行李箱这一周是不是满满当当)每天都有上千。这个活我越干越有劲,都有点舍不得】【真的是百感交集,通过我们的介绍,让所有的观众朋友们能够感觉到这文明的深远】
为回应门票“一票难求”,上博共加开220个夜场和专场,最后一周更打破传统博物馆的时间表,连续开放168个小时。
【特意从南京过来的】【从北京过来的,一年多时间,大家越来越口口相传】【我家女儿她会到图书馆去借关于埃及的书看,她也买了这次的新书,一次学习知识的启蒙】
能够办成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明大展,得益于逐年上升的“文博热”,也得益于一座城的托举:办展前期少不了多回合的谈判博弈,最终以500万美元借展费达成双赢,相关部门一路开绿灯,打破常规给予支持;而788件宝贝中超过95%是首次到亚洲,更为难得的是展出了一批刚在萨卡拉地区出土的文物。褚晓波说:
【最核心的突破,就是实现了从西方视角到中国叙事的转变,打破了以往同题材依赖欧美博物馆的借展,由上海博物馆联合中国的埃及学家自主策划】
经过在萨卡拉沙漠里 55 摄氏度高温下的文物点交,到展览史上首次采用大型货机包机进行展品运输,便有了南门广场屹立的法老“美内普塔”,以及馆内那些“穿越时空”的交流。而上博的目标,不仅是办好一场展。
【我们是在创造一个超级的文化IP,为充分挖掘文物的价值,这本身就是一个创举】
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在展览总营收的7.6亿元中,文创活动及周边衍生产品的收入,占比近六成,1200多款文创产品,销售总量超300万件。文创设计何以让观众眼前一亮?上博此前广发“英雄帖”,第一轮就有超过3000件设计方案,“埃及萌神毛绒四子”成为人气王。上博很快开出淮海路快闪店,为商圈引流。
【小夜灯、冰箱贴,还有毛绒的小猫猫【(一共买了多少钱?)买了快上千了】
不断有东西可看,不断有新的爆点,上博完成了一次全周期的推广:当“古埃及众神”在人群中欢乐巡游、观众携宠物猫夜游博物馆,博物馆与老字号、酒店、航空、游轮等一系列社会资源的多维度跨界合作,与城市产业生态深度耦合。而上海充沛的文化供给更是形成集聚效应,褚晓波说,埃及展拉动城市消费比例达1:48,成为“一个展激活一座城”的生动写照。
【博物馆不仅仅是收藏研究展示的殿堂,在新时代完全可以成为文旅产业链上的引领者,成为促进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实况:现在我宣布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战胜利闭幕】
当时针走向24点,395天的陪伴落下帷幕。但闭幕并非终点,中埃双方将开启文明互鉴新的篇章。上博副馆长陈杰介绍,中国考古队将首次深度参与古埃及最早都城孟菲斯地区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
【上海博物馆将组建一支多学科的团队,计划今年10月份前往埃及,与埃及考古团队紧密合作,共同揭示赛克麦特神庙的生命面纱,共同追溯古埃及文明第一个大一统时代的形成和发展】
将发掘、展览、博物馆共建结合,上博开启了崭新的合作模式,也正积极筹备新的展览。下一个“对话世界”系列的超级大展,还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