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速递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报业绩披露进入高峰期 | 焦点资讯

第一财经2025-08-26 11:51:02

作者:上午市场零距离    责编:朱梦韵

8月25日晚间,长城军工、涛涛车业、天孚通信、大元泵业、舒泰神、华通线缆、拓维信息等多只大牛股披露了中报业绩。此外,高德红外、阳光电源、立讯精密、安集科技、纳睿雷达、沃尔核材、新易盛、凯莱英等多个行业的龙头公司,也纷纷披露了上半年业绩。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视频
15'55''

市场热点集中半导体 资金从消费转向科技核心?丨财经头条

142 08-25 12:12
01'06''

现在中国制造的创新药已占全球占38% 中国已有可逆转糖尿病的创新药 已上市并进入医保

8月16日,在陆家嘴金融沙龙中,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力表示,目前中国制造的创新药已占全球38%,去年有39个创新药上市,今年上半年已经有30个上市了。中国还能做全球首创新药,比如华领医药的华堂宁就是用先进的科学概念,运用先进的技术,做出具有新疗效,可以把糖尿病逆转,实现糖尿病并发症预防的这种创新药产品,并且在中国成功上市,也进入了医保。

73 08-16 21:26
11'07''

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 创新药出海提速 | 微研报

5 30 08-12 13:16
32'29''

创新药板块还能上车吗?丨价值投研社

创新药涨势不停,现在进场还来得及吗?主线逻辑走到哪一步了?药企海外BD价值、风险评估难题怎么解决?

原创
5 376 08-08 09:00
07'12''

独家专访君实生物总经理邹建军:深度变革、再下一城,在上海生药产业的万亿冲刺线上加速起跳|上海药圈新拐点

爆款、上市、融资、出海,这是今年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四大关键词。这些动作绝非一朝一夕的博弈,而是历经过去数年的资本“寒潮”、行业波动和周期冷暖后,自我倒逼、奋力突围、穿越周期的结果。把镜头拉回上海。去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9800亿元。今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万亿大关。行业迎来拐点,企业何尝不是。“上海药圈新拐点”系列报道,将独家专访三家扎根上海的上市药企掌舵人,共同讲述当全球创新药行业进入“中国时间”,作为上海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的侧影,他们如何腾挪和突破,迎接属于自己的新拐点。

334 08-01 09:1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