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电商直播热销冠以“港药”名号的产品,但这些产品真的来自香港吗?第一财经记者在香港实地调查发现,所谓“港货正品”,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消费迷局。而电商平台却以“品牌注册于香港”为由,对虚假宣传视而不见。更有200余家空壳公司,仅需花费千元即可套上“港产马甲”。就让我们跟随记者,揭开“假港药”产业链如何利用监管盲区与消费者信任牟取暴利。
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所见到的22个维修工程全部使用竹棚架,没有一处金属棚架。现场竹材看似未经防火处理,干燥易燃,而香港当日正发布红色火灾风险警告。
在进博会的医疗器械展区,第一财经记者亲手操作了一个在进博“首秀”的经导管瓣膜修复系统。这个连普通人都能快速学会并操控的展品,竟然拥有着优异的操控性、稳定性以及精确的导航与植入物输送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复杂的解剖结构,并帮助临床医生优化手术效率的同时,为外科手术高风险的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患者带来了更加微创可靠的介入治疗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