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市场午后跳水回落,沪指、深成指双双跌超1%。截至收盘,沪指跌1.76%,深成指跌1.43%,创业板指跌0.69%。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3.17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865亿。盘面上,市场热点集中在算力和芯片方向,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700只个股下跌。
下午13:38分,国产AI芯片龙头企业寒武纪股价盘中最高触及1464.98元,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8月26日晚间,“寒王”寒武纪发布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实现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
近期,高盛发布研报,进一步上调寒武纪目标价50%至1835元,主要原因包括中国云计算资本支出提高、芯片平台多样化、寒武纪研发投入增大等。高盛提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宣布包括寒武纪在内的8家公司通过了DeepSeek适配测试,再次印证了对寒武纪强大研发能力的积极看法。
市场为何下跌?大部分观点认为这是正常的获利回吐,无损大盘上升趋势。自6月下旬市场触底反弹以来,主要指数累积涨幅较大,尤其是人工智能、半导体、保险等板块涨幅惊人,积累了丰厚的浮动盈利。部分资金选择在当前位置兑现收益,对大盘形成一定抛压。
这种获利回吐不仅体现在个股层面,也显著影响到了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主动权益类基金在二季度遭遇净赎回1076亿份,环比激增56%。一位资深基金经理坦言,很多基金净值终于回到1元水面以上时,基民往往会选择赎回。这背后是投资者对过去长期亏损记忆的回避心理,行为金融学称之为“损失厌恶”。
某大型券商渠道人士进一步指出,“从历史经验看,市场反弹初期常伴随基金赎回量的上升。投资者心态往往是从怀疑到确信的渐进过程。很多人因恐惧再次下跌而选择退出,却可能错过后续行情,最终又在市场高位时重新追入。”这一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市场的波动。
尽管市场出现宽幅调整,但多家机构分析认为,支撑市场向好的核心逻辑并未改变: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发力,房地产风险逐步化解,活跃资本市场的定调依然明确。同时以人工智能、国产替代为代表的新经济主线显示出极强的景气度与资金凝聚力。寒武纪的强势与算力板块的活跃也表明,市场并不缺乏做多线索,只是在快速上涨后需要通过震荡消化浮筹、重构动能。
申万宏源策略近日发表了题为《慢下来,会更远、更高、更好》的报告。报告指出,9月初前后市场势必会出现视角转换,之前市场更多关注短期动量,而之后中期视角、性价比关注回归。这可能放大市场波动。但9-10月之间即便有调整,也不是大波段,且具体调整节点很难预判,择时调整是低胜率低赔率的。牛市正在成为市场共识,但牛市逻辑推演尚无法做到严丝合缝,全面牛市还需要积极因素的进一步累积。把握好节奏,等待牛市的基本面基础更坚实,主线板块线索更清晰,可能更有利于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