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香港特区政府创新金融相关制度突破,不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科技公司,都在快速布局,从推进RWA代币化项目到争取稳定币合规牌照。
2024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启动Ensemble项目沙盒,探索基于区块链平台的创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它的首阶段试验涵盖传统金融资产和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并聚焦四大主题。机构和企业在申请牌照到获得牌照的过程中,必须经过香港金管局的金融科技监管沙盒。
香港金管局表示,希望通过沙盒试验,验证代币化资产、代币化存款和批发层面央行数码货币wCBDC之间的技术互通性,也让业界参与者在实际业务场景中,对资产交易进行端对端测试。
通过采用这种穿透式的监管,实质就是要求运作机制从“黑盒”转向“水晶盒”,让每一环节皆展示在阳光之下。
“我也想降降温,让大家能较客观冷静地看待稳定币”,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撰文呼吁表示,关注到市场和社会上对稳定币的讨论热度,避免过度炒作和严防金融风险,从监管角度,下一步按照稳妥、可持续的原则落实《稳定币条例》。
银行业如何发挥金融优势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去”和境外资本“走进来”?第一财经对话东亚银行集团副行政总裁、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长毕明强。
香港证监会最新发布的《2024年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显示,截至2024年底,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管理资产总值达35.1万亿港元,净资金流入7050亿港元,资金增量同比上涨81%。香港市场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增量为何迅速攀升?第一财经实地洞察香港“超级增值人”的新范式。
当泡泡玛特股价屡创新高、创新药ETF指数年内飙升108%,香港究竟用怎样的制度密码让资本与科技擦出火花?从港投公司620亿港元重仓硬科技、生命科技、新能源三大赛道,到18C章节吸引50家AI企业扎堆IPO,这座国际金融中心如何用"真金白银+政策杠杆"激活新经济动能?第一财经解码香港资本市场赋能产业发展的新范式。
2025年,超200家企业排队赴港IPO,港交所甚至出现“锣不够用”的火爆场面,从融资洼地到上市热土,香港何以逆袭全球IPO榜首?从汇聚阿里巴巴、宁德时代等新经济巨头,到为未盈利硬科技企业打开资本之门,这套“既摘熟桃又育新苗”的制度设计藏着多少智慧?第一财经深度拆解香港IPO制度的破局之路。
联合国贸发会议《2025世界投资报告(WIR)》显示:香港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量跃居全球第三,总额达1,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存量攀升至2.35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五。在外资加速回流的背景下,香港的投资逻辑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一财经专访了香港本土券商首信资本集团合伙人杨雅萱,她分享了香港如何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国际资本配置的新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