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建设人类的月球基地可使用膜结构+3D打印的方式 未来月球基地将有绿植与光、电、热

第一财经2025-09-22 10:30:27

作者:孙泽蕙    责编:孙泽蕙

9月22日,在浦江创新论坛青年创新讲坛Y-HUBs中,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博导胡建辉表示,建设人类的月球基地,目前研究提出了以月球表面月壤作为基础,以膜结构作为基板,进行3D打印的概念,使人类得以居住于其中,并满足人类对光、电、热的基本需求。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视频
01'14''

进博会的“老朋友”:投资7亿元建亚太最大总部及产业化基地 从“技术引进”走向“生态共建” |一览·进博会

2025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起在上海举行。作为连续八届参展的“全勤生”,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亮相以来,直观复星始终将进博会平台作为全球创新技术的首发窗口,多款尖端医疗设备通过进博会完成首秀,加速实现“展品变商品”的落地转化。2024年,企业宣布其总投资达7亿元的上海浦东总部及产业化基地正式落成。8年进博之旅,直观复星完成了从“技术输出者”到“本土智造者”的关键转型。直击展会,一览全知!

56 11-04 17:16
25'00''

人类能源的未来,一位跨界大师的远见与忧思丨两说

从实验室到白宫,从原子捕捉到能源革命,第12任美国能源部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深度对话中国学者姚洋。他如何通过“意外发现”获得诺贝尔奖?又为何毅然加入奥巴马政府,成为美国首位担任内阁部长的华裔科学家?从能源转型到中美关系,他如何看待人类共同的气候变化挑战?本期对话,让我们共同倾听跨界大师朱棣文畅谈教育、创新、中美能源合作与气候变化的挑战。

445 10-29 13:43
00'50''

预告:人类能源的未来,一位跨界大师的远见与忧思丨两说

从实验室到白宫,从原子捕捉到能源革命,第12任美国能源部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深度对话中国学者姚洋。他如何通过“意外发现”获得诺贝尔奖?又为何毅然加入奥巴马政府,成为美国首位担任内阁部长的华裔科学家?从能源转型到中美关系,他如何看待人类共同的气候变化挑战?本期对话,让我们共同倾听跨界大师朱棣文畅谈教育、创新、中美能源合作与气候变化的挑战。

75 10-29 13:28
23'18''

郑湃 曾超华:科创“双基地” 协同育新机

249 10-25 23:26
00'25''

机器人敢取代人类工作,我们就敢征税?

如果机器人取代人类劳动是一种趋势。有人提议对使用机器人征税。投资人、创业家、《超智能与未来》作者拉斯•特维德认为那不是个好主意。

28 10-23 20:5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