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方面,今天三大指数早盘集体震荡下行,沪指盘中一度跌破3800点大关,不过午后指数走出反弹曲线,沪指、深证成指基本收回日内跌幅,创业板指则成功翻红。而在今天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巴西媒体记者提问中方是否会在经贸磋商中讨论增加进口美国大豆。发言人郭嘉昆回应,关税战、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这再次凸显了全球大豆贸易的复杂性与敏感性。长期以来,这一商品的定价权一直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但是随着巴西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巴西的贸易商也在思考,除了芝加哥,是否更应该关注来自最大买家的价格信号?近日,一个巴西农业代表团的上海之行,就开启了这样一场关于补充选项的探索。与此同时,全球市场方面,日本执政党自由民主党新总裁选战已正式打响,赢家如无意外将成为日本下一任首相。今天上午,五位候选人在自民党本部举行首次共同记者会,阐述各自执政理念。市场关注新候选人的经济主张倾向,押注未来的日本首相可能对经济金融市场的影响。《财经夜行线》今天邀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薛磊博士同台探讨相关话题。
9月23日,日本执政党自由民主党新总裁宣战打响,基本确定5名候选人角逐下任日本首相。这5人是谁?各自有怎样的经济主张?他们的掣肘与争议,对未来日本经济政策延续与市场走势会有怎样影响?《夜话》邀您重点关注。
在全球大豆贸易的版图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一直被认为是无可争议的定价中心,长期以来,来自巴西的每一笔大豆交易的价格,几乎都跟它挂钩。但是,今年以来,随着巴西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一个务实的问题开始被提出:除了遥远的芝加哥,巴西的大豆产业,是否应该更关注来自最大买家的价格信号?近日,一个巴西农业代表团的上海之行,就开启了这样一场关于补充选项的探索。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近日,日本、法国两大经济体接连爆发政局动荡。在任时间不足一年的日本首相石破茂,昨晚突然宣布辞职。与此同时,法国总理贝鲁正面对一场希望渺茫的信任投票,或将触发该国2年第4届政府下台的局面。而两国市场“冰火两重天”,日本股市集体大涨,而法国债券率先遭抛售,法德国债收益率差升至欧债危机相近水平。政局动荡下,投资者愈发担忧两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恐增添新的变数。《夜话》与您深度解读。
本周国内商品市场呈现普跌态势,各板块在宏观情绪与基本面因素交织下走出分化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