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一大批台商来到大陆创业。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台企在大陆获得飞跃性发展。3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后代已经成长,或接班、或创业。有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末,在大陆的台企达13万多家,超过一半已经实现第二代的“接棒”。台商二代继承父辈产业的同时,也在开创自己的新事业,成为台商新力量。
他们是如何在大陆开启创业之路的?个人的梦想如何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金融又如何精准滴灌创新的土壤?《首席评论-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特别节目邀请三位嘉宾做客演播室共同探讨。他们是,为大量在大陆的台商提供金融服务的富邦华一银行行长陈峰,以及两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创业代表——EUFOREAL纯净美妆品牌创始人詹衡,好果云集团CEO刘子睿。
台青创业选择什么赛道?
第一财经:两位“台青”创业者,我们希望从他们身上来听一听“台青”在大陆的创业故事,以及了解他们这一代人所呈现出的与前辈不同的创业精神。詹总,是台企在大陆的“创二代”,一方面接手了竟衡集团收购的酒庄,负责它的管理和运营,另外还创立了美妆品牌EUFOREAL,并涉足了宠物生活等多个领域。你是怎么开启这些不同的创业项目的?
詹衡:大健康和新消费是可以深入融合的两个赛道,因为它们都是服务于消费者向往更美好的生活以及悦己的生活态度,提升生活的品质和价值。我在2021年回到上海之后,就开始创立EUFOREAL纯净美妆品牌。EUFOREAL可以被读成英文的“You for real”,意思就是“真实的自己”。我希望每个消费者用了我的产品之后,都可以在真实自己的基础上变得更好、更健康。本身“纯净”也是一个新的消费理念,它符合了ESG标准,并且要安全无毒,所以标准是非常高的。
第一财经:有很多人还不是特别熟悉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评价体系。具体到你所创立的美妆品牌,它和ESG之间的链接是什么?
詹衡:ESG当中的E(Environmental),也就是环境的部分是纯净美妆,它的料体一定是无毒、无公害的,包材一般是要可以回收的。比如,我们有一个旅行装的软管就是100%可回收的。ESG当中的S(Social),社会方面更鼓励简单一点的妆容,运动的这种风格。因为我们不希望用很多的妆容遮盖太多真实的自己。这跟传统美妆不太一样,在美妆的同时也在改善你本身的皮肤。
第一财经:它和健康有什么关联?
詹衡:我们使用场景比较多的是在做轻医美的项目之后。我们也从护肤品转变到比较科技地使用医美的产品或是美容产品。纯净美妆对于医美是非常好的辅助。
第一财经:这里有很多新的概念让我觉得耳目一新。刘总也是“台青”的代表,他在大陆的创业已有将近十年,创立的“好果云”平台是专为京东、天猫和盒马等大型电商提供进口水果的服务商。我们回头来看的话,可以总结说,这是很好地抓住了生鲜电商崛起的历史机遇,但是回溯到十年之前,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切入点的?
刘子睿:水果是个非常传统的行业,十年前我刚入行的时候,水果还是经过批发市场层层分销,最后到消费者手上。中间的冷链运输不完善,损耗也非常高,常常终端消费者买到的水果既贵又不好,而有很多很健康但不耐存放、容易腐烂的水果没有办法到消费者手上。2016年,我创立好果云,那时候刚好盒马兴起,也是“新零售”这个概念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新零售就是两个核心,一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二是商品的迭代和升级。线上、线下结合,其实在当初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以前大卖场卖的水果都是散卖的,让消费者自己去挑、自己去称,但要线上配送之后,就必须要有小包装,要提供服务。这就是我们当时进来的一个切入点。我们在全国有16个加工厂,为新零售渠道做这种加工、包装的服务。再来其实就是产品的升级跟迭代。我们也是通过家族公司过去40年来在水果行业的经验跟资源累积,把盒马或者“新零售”的渠道直接跟国外、国内的果农对接,缩短链路,提升效率,把冷链做得更好。十年后的今天,不管你去会员店,如山姆或者开市客,或者是传统零售商永辉、大润发,或者“新零售”商盒马、奥乐齐、美团、京东等等,你都可以看到我们跟合作伙伴共创的结果。从智利的车厘子到云南的蓝莓、树莓、黑莓、草莓,到泰国、越南的榴莲,你都能够享受到全世界当季的好产品。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做好的水果,也要把水果做好。
台青创业,如何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第一财经:选择好的品类、好的品质的水果,同时保护好它们的品质。请教陈行长,两位“台青”代表,听起来他们的创业故事各有特色,在富邦华一的客群当中,“台青”创业群体是一个什么样的画像?相比于父辈来说,他们有些什么样的新的时代的特征?
陈峰:富邦华一银行是在富邦金控收购华一这家银行之后,至今正好差不多十年出头,所以我们也是在创业,有很多共鸣。台青也好,大陆青年也好,很大的共同点是他们的学习经历比前辈丰富很多,甚至有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学习和居住的经历,见多识广。如果说“台青”创业群体特别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我觉得整个台籍的群体在大陆就是这么创业出来的,他们有创业的基因。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韧性,从事这个行业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创业者的姿态,接受失败的容忍度或者抗压性,可能会比“一代”的创业者更加坚强。
第一财经:当下创业者可能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挑战——激烈的竞争。在你看来,大陆的市场和政策能够带给你哪些独特的机遇,以及你怎么打造出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詹衡:“纯净美妆”标准跟当前政策是比较符合的,都是倡导要透明、安全、环保、可持续性、创新,以及供应链透明、供应链管理标准化。这都跟“纯净”的核心理念非常契合。
第一财经:这其实是一个相对蓝海的市场,对吗?
詹衡:是的。现在很多都需要往纯净的标准去靠拢,所以我们如果先在这个市场里,当然是会有先机的。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品质、不断创新、更多推广。
第一财经:你在多个领域里同步创业,其中包括传承的,比如酒庄业务,也包括你个人比较喜欢的,比如宠物领域,这二者之间是怎么融合的?
詹衡:酒庄和宠物都属于新消费。我们其实是把一个比较传统的空间,比如一个餐厅改成多元的空间,可以把你的宠物带去,在酒吧这样的环境去享受生活,去放松,让身体、心灵都健康的一种消费。
第一财经:你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詹衡:我们是很细分的一个领域,先把自己的标准提得比较高。成本控制方面是一个挑战,比如在市场推广跟教育上支出的成本是比较高的。
第一财经:在融资、市场、人才、政策等方面,对外部环境你有什么期待和建议?
詹衡:市场方面,更多的是要挖掘新客户,像银行的很多不同场景的资源,可以让我们接触到更多潜在客户。因为“纯净美妆”很多人还不太了解,其实“纯净”跟“有机”也不一样,有机不一定纯净,因为不是所有自然的东西都是安全无害的,而纯净就是没有风险。
第一财经:水果要保鲜并不容易,并且“好果云”的业务跨越了全球,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怎么突破前辈打下的框架,怎么应对新的时代用户的新需求,你的创新点在哪里?
刘子睿: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第一份工作在亚马逊,第二份工作在谷歌,我是做系统开发的。所以这些经历让我深刻地理解,像水果这样高损耗、薄利多销的行业,数字化管理是非常核心的组成部分。所以从创业的那天开始,我们就招了自己的技术部门开发软体。所以我们现在能够实时监控所有加工中心的库存、温度、损耗、费用等关键指标,我们也能够追踪我们在全球采买这些货品的物流情况。现在随着这些AI的深度应用,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提升效率的工具,甚至预判未来的可能。所以这个系统是我们一个核心的竞争力。另外,好果云从创立到现在,我们一直维持高速增长,过去十年,年复合增长率在47%。这背后离不开银行跟金融行业的支持,富邦华一是我们最久的合作伙伴,他非常了解我们,知道我们这个行业的特性,让我们能够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这个行业的核心还是离不开人,果农是行业里承担最多风险,也是应该能够得到最好收益的群体,所以他们其实真正需要的是一些长期合作共赢的伙伴。我们在全世界的产地,从秘鲁、智利到越南、泰国、南非、埃及等地,都成立了办公室,招当地人跟这些果农打交道。我自己最高纪录是一年飞了135次,就是为了到全世界、到田间地头跟这些果农打交道。因为只有跟他们产生了共情,才能理解他的难处,才能真正找到好的水果来提供给国内的消费者。供应链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和资金的升级,更重要的是信任以及长期经营的价值。
金融机构如何满足台青创业者的独特需求?
第一财经:科技的系统、运营管理的系统和田间地头的果农紧密链接到一起了。陈行,这一代“台青”创业群体,他们在金融服务方面有什么独特的需求,银行又提供了哪些独特的解决方案?
陈峰:创业会有起起伏伏,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需要持续有经验的金融机构陪伴创业者一起成长,关键词就是“陪伴”。一开始创业的时候他们是有基因的,最怕没有正确的认知就去创业,那个风险非常大,想到了向上发展,但没有想到下行风险。台青创业群体至少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或者从前一辈人身上有所了解。第二,他们也有一定的启动资金。往往在创业阶段已经过了“天使轮”,甚至进入所谓“C轮”,起点比较高。因为银行不是风险投资,而且这些产业或多或少都跟家族过去经验相关。所以不要看他们只是今天的创业,实际上背后也是代际的传承。基于这些,银行提供的产品也会有些不一样,比如提供情绪价值、鼓励。詹衡从家里比较传统的产业跳到一个新兴的产业,是需要突破的。我们跟他们敞开心扉的交流,跟他们分享,产生共情。第三,我们会提供比较完整的金融服务。科技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刘子睿的公司一开始确实是很传统的融资,有多少抵押我们就做多少信贷。我们最新给他的融资,基本上是完全根据他的生产周期来匹配一个具有较大弹性的资金,更像是一个动态现金流的预测和管理。我们也希望用到资本市场的工具,就可以帮很多忙了,包括汇率的风险管理等等。这是一个比较完整链路的服务,甚至我们可以帮他延伸到上游果农的融资。在詹衡选择的赛道上面,宠物是一个万亿级的赛道。此外,新经济和新消费都有个特点,是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往往跟线下大量零散型的场景去链接,这就需要我们银行提供非常强大的支付结算工具。最后,银行是一个信息聚合地,可以帮创业者做很多行业的分析,甚至在跨行业或者垂直产业的上下游,把创业者带进一些供应链里去。完整的这类服务,核心还是陪伴,和创业者一起成长。
台青“创二代”如何平衡传承与革新?
第一财经:创业需要有前瞻性。你怎么看未来5到10年你所处行业的趋势,以及你将会如何进一步去发展、布局。今天谈到了传承与革新,你的传承是什么?你的革新又是什么?
刘子睿:回顾过去十年的经验,我个人感觉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会一直改变。第一要拥抱变化,必须要有智慧地去判断到底哪一些是短期的变化、短期的挑战,哪一些是长期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的变化,我们必须要去做出一些调整。当然必须要坚守底线。食品安全跟品质是水果、甚至食品行业两个不可撼动的点,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效率上的提升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便宜的水果,而不是用其他的方式去卷。对于传承,要去尊重行业前辈创造的成果,能够跟他们去分享,去了解他们,再从中找到创业的核心点。中国大陆市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零售市场,必须要持续耕耘这个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价值,我们才会到下一个台阶。
第一财经:同样的问题,詹总,你怎么看?
詹衡:传承方面,因为我父母本身是从事于比较传统的产业,所以留下了非常多的空间。我一直在做新消费,包括葡萄酒、宠物、纯净美妆,所以现在我们要坚持把这些比较传统的空间变得更有趣、更年轻化,加入这些新消费的生活方式。
第一财经:从父辈身上,你认为值得传承的是什么?
詹衡:坚持品质、坚持不放弃的信念,做什么事情都要追求最好的结果。
银行如何陪伴台青“创二代”成长?
第一财经:富邦华一银行专为这些台商企业,也包括年轻一代的企业家来提供金融服务,银行在金融业务,以及资源方面能够给到他们什么样的支持?
陈峰:富邦华一银行伴随着中国大陆的台商成长,可以把我们理解成是产业的银行。在我们的方法论里,我们会先找到客群,围绕客群需求展开综合性服务。可能很多银行,零售就是零售产品,对公就是对公产品,金融市场就是金融市场产品,我们希望针对一个客群把产品做成聚合,同时去服务客户以及他的上下游,帮他扩张或者整合。这可能是整个理念上的不一样。
第二个体现在科技的应用,最核心的是支付结算的系统,银行要让企业的资金能够比较快速地支付,我们打造了一个比较独特的服务。这种服务一般都是在比较大型的银行,而我们会提供给台青创业的这些中小企业,从境内的收款到聚合的支付,甚至到跨境支付,提供覆盖跨境100多个国家的实时的本币汇兑,诸如此类一整套的能力叠加。我们也建制了一些以线上化的大数据为基础的风控模型。比如好果云的上游都是大量的果农,我们可以为他提供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生产性的融资。以及美妆、宠物经济都有供应链,在供应链上的这些融资,基本上都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如果企业再往上成长一点,我们会有更复杂一些的金融工具,包括并购融资。如果他们想在大陆市场发债,我们会帮企业做债务资本市场的筹组,甚至我们也会承担金融顾问的角色。如果企业想进入资本市场,我们会推荐一些机构跟他们合作。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此外,我们会更有前瞻性地与企业交流,提供建议。如果企业家想要走得更快一些,规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护城河。我们会建议企业通过一些融资的安排能够更快地走到下一个台阶。但反过来,我们也会建议企业及时止损。因为赛道的变换非常快,产业周期现在就18个月左右。很多人会该扩张的时候保守,该保守的时候扩张,我们会建议他更积极一些,或者更保守一些。以上就是我们整个从方法论落实到产品的实践,并且以交流促进成长的理念。
第一财经:最后请每位嘉宾送出一句话的寄语,给到正在守业与创新路上奋斗的人们。
詹衡:坚持品质,不断创新。
刘子睿:培养一个强大的内核,因为创业不容易,要更多关心自己心态的健康,身体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内核才可以走更长远的路。
陈峰:富邦华一有一个品牌理念——正向力量,成就可能。我们希望用富邦华一的正向力量帮助创业者在不确定性的创业道路上,寻找确定性的创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