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人民币基金强势崛起 外资美元基金投资模式受到挑战

第一财经2025-10-19 17:02:14

责编:葛妍

10月18日,在陆家嘴金融沙龙上,集富亚洲集团管理合伙人、中国区主管潘瑞婷表示,在2009年国家推出了创业板之后,人民币基金强势崛起,国内人民币基金的“本土募集、本土投资和本土退出”的模式也开始走通了,而外资美元基金两头在外的投资模式受到了挑战。

举报
相关视频
00'51''

为什么要在中国加大投资?投资中国不仅意味着投资回报 更意味着参与下一轮增长周期的机会

24 6小时前
01'20''

打通投资-上市-退出闭环 建议将QFLP适度地与科创板或者北交所等联动 给予一定上市倾斜

19 6小时前
40'00''

财经夜行线1017丨A股三大指数震荡回落 市场聚焦贵金属市场上涨逻辑

原创
658 10-17 21:45
04'00''

硬科技企业难被传统金融机构“信任” 浦东金融如何破题?|金融赋能看浦东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如何落笔。 作为金融改革的试验田与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上海浦东如何作答这五道时代考题?为此,第一财经推出《金融赋能看浦东》系列报道,深入探寻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浦东样本”。 系列报道开篇,我们将聚焦“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当一家芯片企业面临十亿级的“风险备货”压力,而另一家细分赛道的初创企业,被某银行经理质疑技术专利的变现能力时,传统的金融逻辑显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面对这一困局,浦东的金融体系是如何破题的?本期报道,我们将深入对话科技企业、银行与投资机构,解码一套“投贷联动”的新范式,如何让金融机构从看“财报”转向看“赛道”,并最终构建起一个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生态。

8 118 10-17 10:25
02'56''

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交易所和资管机构深度对话 推进全球资管生态协同共建

当前全球资管市场面临深刻变革,如何在新格局下寻求合作机遇,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在今天举办的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直通全球交易所》线下特别专场,多位境外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机构代表,围绕全球市场新格局下的合作与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

120 10-16 21:5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