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晚片仔癀公告,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4.42亿元,同比下滑1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滑20.74%。“中药茅”的业绩让市场失望,今天片仔癀股价逆市下跌4.71%,报收于187.09元。
作为中华老字号药企,片仔癀以医药制造为主业,生产片仔癀、安宫牛黄丸、复方片仔癀含片、茵胆平肝胶囊等20多种中成药。明星产品片仔癀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主治消炎,官方宣传其有保肝护肝、抑制肿瘤生长的功效。
2021—2022年是片仔癀股价和产品的高光时刻,2021年7月公司股价创出历史高点491.88元,市值逼近3000亿元。当时,一粒片仔癀的价格官方定价为590元,但是市场上一药难求,很多地方需要登记、排队、等待后才能买到。网络上,片仔癀锭剂的价格被炒到一粒1600元,按照1粒3克计算,片仔癀每克价格已经达到530元,远超当时的黄金价格。
针对片仔癀价格虚高、连连暴涨的现象,2022年年初人民网发表评论称,“药品是用来治病的,不是用来炒作的。”
但是高光没能延续太久,此后片仔癀股价开始一路滑落。与此同时,曾经千元难求的片仔癀锭剂也渐渐开始出现滞销,如今更是在电商平台上打折销售,760元的官方定价实际只卖590元左右。
核心业务全面承压毛利率大幅缩水
作为片仔癀的核心业务,医药制造业今年前三季度营收40.16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54%,但该板块表现持续低迷。细分来看,肝病用药(主要为片仔癀锭剂)实现营收38.8亿元,同比下降9.41%。更令人担忧的是,该板块毛利率已跌至61.11%,同比减少9.68个百分点,较2023年78.79%的高点缩水近18个百分点。
片仔癀解释称,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医药制造业销售减少及毛利率下降。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仅为4.87亿元,同比锐减62.53%,则直接反映出终端销售遇冷的现实。
片仔癀的核心配方包含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名贵药材,其中天然牛黄价格从2023年初的65万元/公斤飙升至165万元/公斤,尽管近期回落至145万元/公斤,但仍处于历史高位。过去,片仔癀通过提价转嫁成本压力——2023年锭剂官方定价上调至760元/粒,推动当年营收突破百亿元。然而,这一策略如今已难以为继。
2024年起,片仔癀的增长神话戛然而止:营收增速降至个位数,2025年前三季度更是出现两位数下滑。
股东动向也折射出市场担忧:北向资金(香港中央结算)三季度大幅减持900万股,减持比例达45.43%;漳州国资同期小幅减持75万股。尽管长期股东王富济坚守阵地,但曾公开看好片仔癀的林园投资已退出十大股东名单。
片仔癀面临的不只是短期业绩波动,而是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型。传统中药企业都需要找到新的增长逻辑,而不是一味依赖品牌溢价和价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