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60分》再来关注各地经济三季报。上海市今天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5.5%的GDP增速高于全国水平,超出了市场预期。从前三季度数字来看,上海的工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指标都较上半年出现明显改善,展现出上海经济强劲的复苏势头和结构优化特征。
在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中,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较上半年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对整体工业的拉动效应显著。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分析指出:
【我们看到整个前三季度的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它的先导产业,就是我们说集成电路啊人工智能啊这些,应该说保持了更快的增长,都超过了10%。先导产业的这个增速几乎两倍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速,所以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构调整的结果,我觉得啊上海的经济呢 它不仅仅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上面,这个实现了比较好的、够促进稳中求进的这样一个积极的比较协调的发展方向。】
高精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外贸结构的优化升级。前三季度,上海外贸出口增速超过11%,其中锂电池、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尤为突出。此外,上海市"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6.3%,继续保持超千亿元的出口规模。上海社科院经济所所长 沈开艳表示:
【这种反弹不是旧模式的复苏,而是由新赛道,新主体,新市场,新平台集中发力所形成的中国产品从原来的性价比高转到了技术含量高,上海恰恰在转型的最重要的关口,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是新三样,我们说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的重要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这些产品符合国际绿色发展的趋势,也是符合整个中国国家战略,所以它的出口是特别好。上海今年以来一直在寻求多元化市场开拓策略,前三季度的外贸形势我们也可以看到,上海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RCEP成员国出口呈现爆发性的增长,这也说明上海把整个市场空间拓展的重要表现。】
除了工业新势力,上海传统优势产业——金融业的数据也是今年三季度上海经济的一个亮点。
前三季度,上交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38.4%,上期所成交额增长11.5%,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40.2%。股市方面的交易尤为活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上海市证券营业部成交额同比增长达95.2%。
然而,对于现在的上海来说,金融业已经不是增长最快的服务业产业了。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增长9.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277.43亿元,同比增长15.5%。可以说,信息服务业是上海支柱产业中的后起之秀,而平台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是信息服务业增长的关键。上海近年来涌现出拼多多、小红书等头部互联网平台,目前还聚集了美团、京东等大厂,产业链生态日趋完善,直接助推了上海信息服务业的高速增长。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近两年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旺盛,大模型加速应用,也为上海的信息服务业添了"一把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志阔指出,
【今年以来,上海的信息服务业增长势头非常强劲。可以说,这是上海经济的新亮点,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上海而言,平台经济和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信息服务业高速增长的两大关键引擎。在平台经济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这不仅带动了电商、物流、支付等上下游行业的发展,也显著提升了城市的数字经济能级。在人工智能方面,随着算力需求持续攀升和大模型技术快速落地,人工智能的加速突破,为上海信息服务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结构上来看,终端消费市场的活跃表现也为上海第三产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上海全市社零增长4.3%。其中政府"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功不可没,直接撬动终端市场活跃度,带动社会消费增长近1100亿元。而旅游业和住宿餐饮业的复苏也尤为明显。上海通过发放两轮共10亿元"乐·上海"服务消费券,以及增发文化、观赛消费券等举措,有效刺激了服务消费。同时,"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上海旅游节等大型活动的密集举办,吸引了大量境内外游客,前三季度全市旅游入境人数同比上升37%。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分析认为:
【从年初相对来说比较低迷,到后面年中以后快速增长,我觉得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方面,反映大家一种信心的改善,大家消费的能力、消费的欲望,还是比较强烈的。第二方面来讲,我们说对一些大宗的个人消费品,比如说我们汽车, 甚至包括房地产消费。以旧换新是中央的政策,上海配合,包括上海的购物节,甚至包括我们银行的消费贷(贴息),这些对我们消费确实还是有作用的,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