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伯利亚的冻原到东南亚温暖的浅滩,体长只有140-160毫米、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极危候鸟勺嘴鹬,为了生存会飞越大半个地球。每到春秋两季,它们总是选择在江苏盐城的海岸线停靠。2019年,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处海洋世界自然遗产,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是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之一。勺嘴鹬全球仅存600多只,每年春秋,都有一半以上勺嘴鹬在条子泥湿地觅食、换羽,停留长达3个月。十五年间,摄影师在滩涂上追光逐影;科研团队记录它们迁徙的秘密。正因为那些守护者的努力,盐城成为了珍稀候鸟的避风港。
沿着勺嘴鹬的足迹,我们还看见了另一种盐城——咖啡馆里,以勺嘴鹬为原型的“盐小勺”IP,让城市多了份温度;竹林大饭店留住了老盐城的市井味道;“言+买书汇”成为年轻人交流文化、碰撞思想的新空间;欧风花街和“苏超”球赛,则让城市夜晚充满活力。盐城,它既守护候鸟的归途,也安放都市人的日常。在这里,生态与城市共生,传统与现代并存。跟随勺嘴鹬,我们读懂的不止是保护候鸟的故事,还有盐城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