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人称“卷尺哥”的深圳市民走红网络。“卷尺哥”何许人也?两年来,这位哥利用业余时间,带着卷尺穿梭在深圳的大街小巷,专门给公共设施“找碴儿”。他通过拍摄视频,记录并反映道路坑洼、井盖松动、限宽柱过窄、危墙未修、路牌倾斜等公共设施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回应。据不完全统计,“卷尺哥”反馈的市政问题平均在3天内就能得到有效处理,有的甚至当天就能解决。这种“秒回式”响应和“闪电式”整改,打破了群众投诉难、问题解决慢的刻板印象。深圳市政也太听劝了”的话题因此登上热搜。市政部门的“听劝”,并非只是态度上的谦和,而是有着扎实的机制、制度支撑。城市公共设施难免也有“百密一疏”,而“卷尺哥”就是在寻找那“一疏”。
“卷尺哥”的故事可谓重构了城市治理的良性生态。政府通过快速响应市民诉求,提升了民众的参与热情;市民则通过持续监督,为治理提供了宝贵的一手信息。这种互动形成了“市民较真-政府改进”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