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进博会今天进入第三天。一直以来,进博会不仅是创新产品的秀场,也是行业伙伴彼此赋能、加速合作的推进器;更是一个打造生态圈和产业链的重要平台。不少参展外资表示,通过进博会可以接触到更多中国资源,进而可以扩展生态。与此同时,今天的《财经进博眼》,节目邀请到大华银行中国内地及香港交易银行业务负责人袁泉先生做客演播室,共同探寻全球变局下的人民币国际化与中企出海新机遇。此外,今天A股三大指早盘低开后震荡上行,一度翻红,但午后指数再度回落。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跌0.25%,化工股掀涨停潮。
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逐步在政策上完成了从“非国际化”向“国际化”的转变。而近年来,人民币的国际接受和认可度不断提高,已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第三大权重货币。许多中国企业也借助人民币国际化的“东风”加速出海。不过,近期,全球国际经贸体系正面临“逆全球化”等不确定性风险的冲击。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正面临哪些新挑战与新机遇?从银行业的角度来看,如何助力中企在加速出海的同时安全应对风险?今天的《进博财经眼》我们邀请到大华银行中国内地及香港交易银行业务负责人袁泉先生与我们共同探讨。
自2018年以来,进博会已经经历了8个年头。这8年间,进博会成为了世界见证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与市场机遇广阔无限的重要窗口。在这里,越来越多海外企业走进来,共享中国发展红利,也有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通过进博会“走出去”,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源源动力。那么今年的进博会上,涌现了哪些企业发展新亮点?海外企业要如何把握中国市场机遇?中国企业又如何构建出海新生态?我们邀请到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主管合伙人沈宇峰共同探讨。
在进博会现场展台正中心,第一财经记者亲身参与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汉诺塔AI脑力对决”:当汉诺塔被随机打乱后,多个AI大语言模型将迅速展开“脑力比拼”,争夺路径规划与指令精准性的“最优解”。这个名为“工易魔方•妙一空间”的三维协作与验证平台,正是这场对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