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相关企业、从业人员,特别是个体经营户,直接提供补贴。
早进城能够有效提高累计进城时间的边际回报。
以省会为中心形成的都市圈发展,看上去是“一城独大”,其实并没有那么值得担忧。
当前几个宏观目标已经远远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
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可能反而表现为制造业的比重下降。
中国人口仍然在向沿海地区和内陆的中心城市周围集中,不要幻想人口向少数地区集聚的趋势会发生逆转。
缓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冲击,是一个综合的问题,因此在政策方面也需要多点发力,来综合地产生相应的影响。
今年人口负增长的地区未来基本全是负增长,一部分人口持平的地方也会逐渐转为负增长。
数据显示,全国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4.93亿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88.52%;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0人减少0.48人。对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10年来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上升幅度分别为2.15个百分点和0.22个百分点。为何会出现平均户人口持续下降的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宅基地闲置而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进行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明确宅基地产权性质,清晰界定产权主体和权利,纠正宅基地等同于社会保障的认识误区,充分考虑地理与产业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决定土地退出和利用形式。在高效利用农村宅基地基础上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交易。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一方面,农村宅基地却越占越多,另一方面,大量宅基地出现闲置。越是相对欠发达的地区,人口越是大量流出,农村宅基地闲置的问题越是严重。
尽快推行12年义务教育,为农村的孩子提高教育质量。
人们总是存在既定的身份,人们的态度转变往往会陷入某种僵化的状态,这可以被称为一种理性的固执,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常常是缓慢的。因为人们总是存在既定的身份,人们的态度转变往往会陷入某种僵化的状态,这可以被称为一种理性的固执,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常常是缓慢的。
未来区域经济将形成一个梯度发展格局,各个城市群之间的产业格局和分工将有所深化,一体化进程将有所提高。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