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市新政自今天起正式施行。此次一系列政策调整中,针对外环外区域的政策变化,受到广泛关注。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闵行、松江等外环外区域的新楼盘了解到,昨天新政出台后,有楼盘来访以及咨询量短时间内明显上涨,当天也有客户直接成交。有购房者向记者表示,原本打算置换首套房,政策松绑后可以直接购买二套。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海新房成交中,外环外区域占比超60%。业内认为,此次政策调整针对性强,有望提升外环外市场热度,带动潜在购房群体入市。
自2021年以来,浦东新区通过实施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持续推动资源开放共享,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共生的创新“热带雨林”。8月20日,2025年浦东新区开放创新大会暨张江论剑·科创沙龙第六场活动,通过多方联动,系统展示了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推出4年来的显著成效。而随着该计划2.0版的正式启动,制度创新、要素循环、生态演进三大体系将深入联动,“未来创新生态”有望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协同,让创新成果在浦东加速落地。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其发展不仅需要技术研发的硬实力,更离不开资本的长期浇灌与坚定陪伴。8月2日,在陆家嘴金融沙龙第22期活动现场,行业各方围绕技术整合、产业重塑等话题,共同探讨资本如何赋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据,被视为人工智能认知世界的“原材料”。与算力、算法共同构成驱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核心要素。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怎样的数据?这些海量数据从哪里来?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第一财经记者就这一话题,与行业人士进行了广泛交流。从行业整体来看,尽管在大模型、智能体以及具身智能等方向上的技术突破迅速,但“数据稀缺”仍然是一个共性难题。而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或许也在于行业各方的生态共建。
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桥头堡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浦东新区依托张江科学城,正加速构建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在今天举办的张江论剑科创沙龙“AI产业合作对接”专项活动现场,浦东新区各类应用场景需求集中发布。而对于参与项目路演的创业企业来说,这些丰富的场景需求,以及浦东新区成熟的产业配套和政策支持,也是吸引他们落户上海、落户浦东的重要因素。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机器人领域的各类前沿产品应用悉数亮相。第一财经记者在展会现场注意到,有参展企业带来的一款AI按摩机器人吸引了不少目光。通过集成AI识别、机器学习、视觉定位、运动控制、力感知等前沿技术,AI按摩机器人能够快速精准地生成按摩轨迹,配合机械臂柔性力控以及自动控温,复现传统中医的按摩手法。据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款传统与科技融合的创新产品,也已经在国内外市场收获了不少订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仅27.5%的4S店完成销量计划,库存积压与利润侵蚀已形成恶性循环。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多家汽车经销商发现,高息贷款退场让单车差价数万,经销商为保住返利被迫接受“连坐条款”,“亏钱卖车”似乎已成为常态…… 面对困局,长三角四大行业协会首次集体发声呼吁主机厂“松绑”。本应是汽车产业“毛细血管”的经销商,究竟陷入了一场怎样的经营危机?这场关乎行业生态的自救战,究竟谁在为无序竞争买单?
当前,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正引领着新一轮智能化发展的热潮。金融业作为人工智能应用创新较为广泛的垂直领域,在大模型应用方面取得积极进展。6月19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十六期活动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众多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探大模型技术重塑金融价值链的创新路径。
上海“五五购物节”期间, 农产品也成为各大电商的“兵家必争之地”。线上直播、各类优惠、从田间到货架的供应链优化…..电商充分打通线上和线下的优质资源,让更多高品质农产品,以更快地速度抵达消费者餐桌。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五月以来,龙头电商的农产品销量,都实现了同比两位数乃至翻倍的销售增长。
从上海地铁四号线世纪大道站坐到大连路站,只需要途经三站,一共耗时9分钟。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就是这9分钟的地铁沿线,眼下已经集聚了数十家金融机构。其中,有约20家是规模达到百亿的量化私募,上海的金融集聚效应正持续“拉满”。
当资本市场还在为汽车股暴跌与比亚迪“以价换市”策略震荡时,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暗战已进入深水区。对此 高盛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价格战远未终结”—— 产能扩张峰值已过、燃油车退潮加速,但50余家车企混战的格局仍需“淘汰赛”淬炼 。
自机器人春晚亮相,到科技股带领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再到之后的机器人马拉松,这一新兴领域在 2025 年持续占据资本的焦点。然而,当市场的乐观预期推高相关企业估值时,行业也开始了对应用场景落地的担忧。那么企业竞争力该以技术突破还是场景适配度衡量?资本狂欢退潮后,行业又将如何回归理性增长?《财经夜行线》邀请高盛中国工业科技分析师杜茜,解读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阶段与竞争优势。
最近有消息称,多国拟调整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引发市场关注。这一变化将如何影响电商行业?对此高盛亚洲互联网研究主管 姜朗霆 指出,从投资视角看,中美贸易谈判后相关风险正逐步释放,电商行业估值存在修复空间。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迭代,智能机器人产业迎来从实验室到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转折点,资本的高度关注与持续涌入也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最近上海的外贸商品专区可谓热闹非凡,大批高品质、高颜值的外贸好物纷纷涌入国内市场,掀起了一股消费热潮。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展销会现场发现,原本标价几百美元的鞋子,现在消费者仅需一百多元就能轻松拿下。同时,展销会积极应对外贸企业需求,大幅丰富了产品种类,为外贸商品提供了更好的展示空间。“五一” 假期期间,展销会成交量远超预期,且节后仍有大量顾客光顾。
5月1日,2025国际消费季暨第六届上海“五五购物节”正式开启。本届上海“五五购物节”推出了一批新模式、新品牌、新产品、新地标,启动仪式上首次发布2025国际消费季暨第六届上海“五五购物节”宣传片。本届上海“五五购物节”全面升级,近百个商场约3600个品牌参与其中。第一财经记者实探发现,限时快闪活动首日即吸引超预期客流,部分老字号品牌单日补货多次仍供不应求,彰显国货魅力。同时,创新推出上海次元漫游节等6个新兴IP,不少“首店”开张吸引众多粉丝,从外地专程来上海消费的顾客不在少数。商圈负责人表示,各家商户通过“快闪引流+门店承接”模式,将限时活动转化为持续消费动能,形成多业态融合的消费聚落。
美国关税政策摇摆对全球经贸格局的影响一直是市场热议的话题。在“上海论坛2025”上,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帮办、卡内基中国中心主任华自强展开对话,就中美贸易战战术博弈展开讨论。双方均认为,经济代价累积将迫使美国重回谈判桌,而路径仍存不确定性。
今年上海车展现场,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展出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规模和数量较上届呈显著增长。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创新迭代,愈发多的科技企业作为供应商,成为主机厂智能生态中的重要一环。今年现场,科技企业们带来了哪些前沿技术?这些创新产品又将如何塑造“未来出行”?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地缘局势紧张、货币超发与美元信用波动使得国际黄金价格再次持续攀升至历史高位。在此背景下,如何优化黄金投资产品布局?如何完善国内黄金市场投资生态、增强人民币黄金定价权?4月19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八期活动举行,来自金融行业多位大咖解析黄金“牛市”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在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中长期资金入市对稳定市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3月29日 陆家嘴金融沙龙第五期活动在上海举办,聚焦“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A股市场的实践与探索”主题,为资本市场发展破题。众多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出谋划策。与会嘉宾表示,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从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进程,到保险资金入市,再到公募基金长期投资,都存在进一步优化提升的空间。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