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持续萎缩是最重要的直接因素。
中国物价研究面临复杂性和数据处理难题,同时资产价格和房地产行业下行对物价稳定产生重大影响,需通过精准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稳定。
2024年中国经济在政策推动下出现短期复苏迹象,但面临出口压力和房地产市场的挑战,2025年可能需要更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来维持经济稳定。
仅仅靠宽松刺激不能解决问题,即使化大力气出清市场也不能解决问题,需要推进一些必要的结构调整和改革。
本文由陆挺撰写,他强调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房地产行业的持续萎缩及其对财政、信用体系和整体经济的冲击,以及需要采取非传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和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他还讨论了针对特定群体提供财政支持的必要性,以及财政改革的迫切性,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包括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宏观经济;另一方面应该将行动放缓,一次波动并不预示着金融动荡的到来。
应针对特定人群,如鼓励生育和提供社会弱势人群的社保医保,以兼顾拉动消费、促进公平和提升未来经济增长潜力。
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是中国经济未来几个季度面临的最主要挑战。
最佳方法就是采取类似于PSL的非传统央行货币政策。
最关键的是要牢牢抓住房地产这个“牛鼻子”。很多人可能会质疑这是走老路,但要激活房地产业未必要走老路。
化债的关键不是存量债务,而是在化债过程中重建一个新的地方政府新增债务的总量控制机制。
房地产仍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必须激活。
与这两次复苏相比,本轮复苏在三个地方有显著差别。
而最近一个月流行的奥密克戎新变种BA.5,相对于三四月份在上海流行的变种,传播力又上升一截,进一步加大我国的清零难度。我今天要讲的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在政策方面,下半年不仅不存在过度刺激的问题,反而是有可能出现刺激力度不足、应对和处置风险不及时的问题。
3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会议指出,“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实际上即使央行不降息,银行面对贷款需求下降—尤其按揭贷款意向已经下降,所以在各个地方的按揭贷款利率已经降了一些。曾瀞漪:看起来房地产企业的压力很大,现在最重要就是怎么样帮他们有更多的资金能够渡过风险期。曾瀞漪:谢谢陆挺的分析,这是目前中国经济当中最受关注的房地产企业的现况和融资的来源,香港资本市场可以帮助他们。
央行若在这个时点上适度增加净购汇,或许会取到一箭三雕的结果。
2021一季度已经过去,全球疫情又一次反弹,基本可判断防疫任重道远,全球经济难言同步复苏,各国在疫情防控、疫苗接种、政策制定以及经济复苏方面的差异,是现今研究国际经济形势和资产配置的核心。中国以外,美国货币财政双宽松,尤其是财政政策极具扩张性,短期内经济可能会一枝独秀。虽然美国的强劲复苏也会拉动别国经济,但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和全球储备货币发行国,其过度松弛的财政政策在短中期内会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美国国债利率快速上升,资金回流美国,因而也会牵累他国,某些新兴市场国家已经被迫加息,各国政策开始分道而行。
预计2021年春季CPI同比涨幅将维持在1.0%以下的水平,且年底前应难以突破2.0%。基于统计局对各构成类别对整体CPI涨幅的贡献估计,我们预计2020年12月猪肉在CPI篮子中所占权重或已从2019年5月的近期低谷(2.1%)升至4.6%。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特许金融分析师 (CFA),2015年5月加入华泰证券,担任研究部和机构销售交易部主管、首席经济学家和董事总经理。此前担任美国银行美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和董事总经理。曾任国际金融公司东亚局和世界银行研究部咨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