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如果能通过提高有效需求,把通货膨胀率提升到2%左右的合理水平,将有利于提升企业和居民收入,提升社会预期,化解各方面风险隐患。
近年来,美国硅谷科技精英日益拥抱右翼思想,导致企业结构、资本风向等多方面出现“右转”倾向,科技右翼通过政治献金和舆论影响力迅速崛起,与MAGA运动派在移民政策、经济优先事项等方面存在显著分歧。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扩大内需,稳住楼市股市,并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以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房地产泡沫破裂对宏观经济拖累程度的极值是2~3年,尽管此后房地产周期仍然对经济有负面影响,但宏观经济实际上已经调整到位并且开始缓慢反弹了。
低利率环境下的财政政策应更加有为。
构建可持续科技金融体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股权投资基金为核心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对于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至关重要。
当前宏观政策的重点是改变低通胀环境和稳定楼市预期,为此还需出台更多的支持性宏观政策,包括更大幅度地下调政策利率、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对房企进行差别化处置等。
日本在克服长达15年的通缩后,经历了温和的通胀和工资增长,随后通过货币政策正常化逐步调整利率,旨在实现可持续的通胀目标和经济稳定。
需求不足是一种市场失灵现象,其核心在于收入、支出和信贷的负向循环,对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解决需求不足的关键在于阻断这一循环,特别是在短期内管理好投资、企业盈利和信贷等快变量,并采取有效的逆周期政策,如降低利率和政府举债扩大支出,以打破负向循环并保护市场功能。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以“中央主抓、财税部门配合”为推进原则,按照“一体两翼”的改革思路一体化推进,突出“人本逻辑”
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保持政府与民间层面的密切交流,对双方有好处,对世界也有好处。
我国当前正处于迈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阶段”,保持充分的社会流动非常重要。随着经济增速减缓,作为社会流动第一支柱的市场机会减弱,第二支柱即社会政策的作用日益凸显。
7月25日,人民币在岸和离岸汇率均出现显著升值,创下单日最大升幅记录,这一反弹部分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和套息交易平仓的影响。
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自由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对中国具有巨大利益,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需要采取措施熨平总需求波动、促进汇率自由波动、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并考虑临时性贸易管理措施以缓和国际压力,同时利用多边机构维护自由贸易制度。
美国选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细致度审视两位候选者的经济政策与经济政绩。
在低通胀环境下,私人部门的自发需求会受到抑制,需避免政府、居民和私人企业支出下降形成负反馈,进一步削弱经济复苏动能。
沙特阿拉伯宣布不再与美国续签所谓的“石油美元协议”,停止使用美元进行大规模石油贸易结算的传闻,引发了各界对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主导地位的讨论,以及美元的未来形势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
美国总统选举首场辩论出乎预期,特朗普胜率走高,拜登弃选声音涌现
印度经济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是中国极具影响力的金融专业智库平台,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