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中国早前发布公告表示,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支持的债权人合计持有债务本金占现有债务本金总额约26%。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会员郭家耀表示,这个方案市场认可度较高,有望令融创解决债务问题并将重心放在业务发展和保交楼。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海外策略分析师刘刚,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深度解读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市场的三重冲击路径:短期情绪避险、中期经济预期分化与长期全球化秩序重构。他指出,市场剧烈波动源于关税幅度与范围超预期引发的“类滞胀”担忧——通胀压力叠加需求疲软,迫使美联储陷入政策两难,进而冲击美股、美债及美元定价逻辑。短期流动性危机虽暂稳,但供应链扰动与美元体系信心动摇或成中长期隐忧。
高盛全球大宗商品研究联席主管Daan Struyven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近期高盛再次上调了金价预测。预计到2025年底黄金基准价格为3300美元,预测区间为3250-3520美元。
纪沫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划时代的改变,中国将扮演引领者,以开放和共赢的姿态发展。并且中国中长期的增长动能,一定来自科技的创新。
刘鸣镝将人工智能视为十年的投资赛道,其中第一波投资机会集中在算力和硬件领域。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AI的应用场景正在从硬件向软件平台和垂直行业扩展。她强调,AI行业的投资机会不仅限于科技公司,传统行业的AI化也将创造巨大的价值,建议投资者关注那些能够将AI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并实现效率提升的公司。
陈翊庭表示,香港交易所在过去25年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大量内地企业的上市,互联互通机制的推出和不断丰富。她也关注到近期中国资产的重估,认为这一过程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展望未来,港交所将优化交易平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互联互通方面,希望今年落实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和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此外,港交所将优化上市规则,加快审批A股公司来港上市。
陈翊庭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香港交易所在过去25年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大量内地企业的上市,互联互通机制的推出和不断丰富。她希望今年落实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纳入沪深港通和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易方资本投资总监王华认为,DeepSeek在多个层面运用技术创新,大幅提升模型效率。未来几年,人工智能有望通过算法的大幅度提升来降低算力,从而令人类走进AGI(通用人工智能)、甚至ASI(超级人工智能)时代。
易方资本投资总监王华认为,DeepSeek在多个层面运用技术创新,大幅提升模型效率。随着算法的改进,AI软件的应用规模将明显增长,看好相关公司的投资机会,包括B2B(企业对企业)和B2C(企业对消费者)的AI应用程序公司。
鸿鹄资产管理行政总裁兼首席投资总监陆庭龙认为,现在认为市场牛市已至还为时尚早,投资者等待内地利好政策进一步落地。从外围宏观环境来看,今年市场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例如美国政策走向、地缘政治风险。他表示,美国通胀可能抬头,美国股市在一季度也可能面临深度调整。
市场流动性指标明显改善,预计2025年继续熊牛切换,全年港股走势前低后高,恒生指数波动区间预计在18000-23000点,建议配置上先防御后进攻。
建银国际日前发表策略报告,表示港股流动性指标明显改善,预计2025年继续熊牛切换,全年港股走势前低后高,恒生指数波动区间在18000-23000点,建议配置上先防御后进攻。大行其道对话建银国际首席策略师赵文利。
鼎睿再保险分析主管、财产及意外险联席主管曹一(Iain Reynolds)表示,全球保险相连证券市场规模接近千亿美元,亚洲目前占比不到10%,但市场潜力巨大,例如在粤港澳大湾区,由于该区域易受到台风影响,保险相连证券有望发挥更大作用,帮助应对灾害损失。
保险相连证券正成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鼎睿再保险分析主管、 财产及意外险联席主管曹一(Iain Reynolds)表示,保险相连证券将保险风险证券化,有助于保险公司管理灾害损失,并给投资者创造多元化的回报。
香港科技大学11月23日举行学位颁授典礼,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获颁工程学荣誉博士。无论美国新政府发生什么,都会同时遵守法律和政策,持续推进技术并服务全球客户。中国的技术进步是非凡的,有很多令人钦佩的公司。
广发控股香港首席执行官林晓东表示,十年间互联互通内容不断丰富,为投资人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投资渠道,外资持有中国资产数额大幅增加。可以说,沪港通对海外投资人投资A股市场起到压舱石作用。未来,可从三个方向继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
广发控股香港首席执行官林晓东表示,十年间互联互通内容不断丰富,为投资人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投资渠道,外资持有中国资产数额大幅增加,可以说沪港通对海外投资人投资A股市场起到压舱石作用,未来可以从三个方向继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
港股近期明显回落,11月至今累计下跌约1000点,距离10月高位下挫约3800点,降幅达到16%。工银国际分析师纪春华认为,政策利好释放需要一定时间,不宜只看短期走势,至于外围因素,市场对美国新政府及配套政策已有预期,预计对港股负面影响不大,投资策略可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标的。
晖煜资本联合创始人谭锴认为,未来6到12个月,港股涨幅在5-20%。中国经济支持措施大量出台,预计实体经济将出现改善,这将带来中长期的香港股市上涨动力。
晖煜资本联合创始人谭锴认为,未来6到12个月,港股涨幅在5-20%。中国经济支持措施大量出台,预计实体经济将出现改善,这将带来中长期的香港股市上涨动力。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