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堆和聚变堆都是当下核能的研发和投资热点。
“走进张江科学城:AI与芯片深度洞察”专场活动构建了“上市公司—商学院—投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平台,希望助力产业协同与创新发展。
上海半导体产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各环节企业协同创新,推动中国半导体自主可控。
澜起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22亿元,同比增长65.78%,净利润达5.25亿元,同比增长135.14%。
中微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90.65亿元,同比增长44.7%,刻蚀设备贡献超72亿元,净利润约16.16亿元,受研发投入激增影响同比下滑9.5%,但扣非净利润增长16.5%。
2025年第一季度,台积电收入同比增长41.76%,净利润增长60.3%,主要得益于AI相关需求驱动。
2025年展望保持不变,预计全年净销售额在300亿至350亿欧元之间,毛利率介于51%至53%。
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导致全球物流行业面临巨大挑战,外向型企业采取观望策略以应对不确定性,而马士基通过其灵活的供应链和一体化物流产品组合展现了应对能力。
商汤科技在2025技术交流日上推出了升级的“日日新SenseNova V6”大模型体系。
中移动杨杰:预计2030年AI任务在全网流量占比六成
中国在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中连续三年位列新兴市场首位。
在处理诸如复杂病灶诊断,器官分割等关键任务上,模型的精准度测评已超过95%。
格科微、星宸科技、安凯微、思瑞浦、峰岹科技和燕麦科技共同投资成立华科致芯,专注于半导体及相关领域的投资。
意法半导体与英诺赛科签署氮化镓技术开发与制造协议,合作推进氮化镓功率技术的联合开发。
TE Connectivity的2025年行业技术指数显示,AI在中国企业的广泛应用和高度信任推动了制造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科技突围战虽然注定艰难,但别无选择。
静安区通过“清朗浦江·2025网络生态治理旬”活动,加强了自媒体和MCN机构的管理,优化了营商网络环境,推动了MCN行业的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光电计算技术在商业场景中的应用值得期待。
黑灰产已渗透进数字生活的各个领域,扭曲了网络生态的公正性和用户的认知信任,需要监管、平台和用户共同努力打击。
第一财经科技频道副主编